永安六年,有位毛姓官員,因一首反詩被押入刑部天牢,其後慘死獄中,或者說是慘死在那個持剔骨刀的秀氣青年手上,其後女帝旨意,全家流放,女眷充營伎。
母親和姐姐一死留清白。
得益於永安五年病死在毛府的那位楊姓異人,教習自己高深刀法,加上女帝要安撫民心,自己被趙信選入北鎮撫司,得以苟活。
毛秋晴沒有忘記見到父親遺體的那一日。
父親遺體渾身上下沒有一絲完整血肉,鮮血淋漓的骨架子,耷拉著沾滿了血汙的亂髮。
那已不能稱之為人。
然而就是那樣,父親也依然還存有一口氣,直到看見自己後,才嚥下最後一口氣。
足見秀氣青年刀功的恐怖之處。
半寸刀,臨安地獄之手。
臨安朝野,甚至整個大涼官場,但凡知曉秀氣青年的人,都會渾身泛寒,曾有戲言,寧死趙瑾刀下,不落趙信刑牢。
落入秀氣青年手裡,生不如死。
這些年毛秋晴在北鎮撫司謹小慎微的活著,官至千戶,平常十分,從不過問北鎮撫司北衛事宜,若遇到無法對付的異人,才會出手。
日夜練刀不輟。
活著,就為手刃仇敵。
這一次,可以藉助趙颯之手報仇。
毛秋晴渾身戰慄起雞皮疙瘩,因為興奮,臉上湧起了潮紅。
按刀的手卻很穩篤。
秀氣青年作為酷吏、北鎮撫司第一屠刀,確有其過人之處。
雖說殺不了趙颯,但可傷之。
這位酷吏太清楚自己能夠在盛世大涼富貴著並活下去的理由之所在:女帝縱容。
沒有女帝縱容,自己就算再有本事,也依然會死在南北鎮撫司的剿殺之下,一如現在的趙颯,雖作困虎之鬥,但難免一死。
是以不敢藏私,亦不畏死。
藏私全身而退,趙颯若是逃離觀漁城,等待自己的將是女帝雷霆震怒。
若是全力以赴殺了趙颯,將更受女帝器重。
畢竟身在仕途清楚天下大勢,總有一日,女帝也會對永鎮開封的岳家王爺動刀,且天下還有無數異人,永遠不必擔心狡兔死走狗烹的後慮。
秀氣青年知道僅憑自己殺不了趙颯。
真正殺趙颯的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