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道破了自己無歲月的天機,也難怪欽天監那位老監正聽說後會倒吸涼氣,說此人當有仙道之姿。
天色漸幕。
沈琦這位老臣終於在南鎮撫司都指揮使趙瑾陪同下趕到籍田。
李汝魚做了清淡晚膳。
御耕所外,彩雲婦人,老臣沈琦,少年李汝魚紛紛落座。
這頓晚膳吃得很安靜。
婦人身為女帝,沈琦作為老臣,都秉禮而食。
李汝魚則幾乎不在飯間言語。
實際上老臣沈琦激動不已,這一頓飯的意義太過特殊,尋常臣子哪有這等待遇。
激動之中又多忐忑。
不知道陛下意欲何為,總不會真叫自己來吃這清淡晚膳的罷。
飯後,婦人起身。
老臣沈琦尚未吃完,但不敢怠慢,依然起身,婦人也沒說什麼,更沒有吩咐這位老臣繼續用膳。
李汝魚依然埋頭,安靜吃飯,不浪費一粒一米。
婦人沒有催促,看著李汝魚感觸良多,似在對自己,又似在對老臣沈煉說,“大涼盛世已十二年,如今永貞,這天下還有多少人吃不飽飯,路漫漫,任重而道遠矣。”
老臣沈琦欲言又止。
婦人揮揮手,示意他不用說話,安靜的等著。
待李汝魚吃罷。
婦人從御耕所裡出來,拿了根竹竿,又提了柄佩劍,將劍丟給李汝魚,“聽說你劍術不錯。”
李汝魚沉默了一陣,“要殺人?”
心中隱然猜到了一些。
婦人沒有說話,看了一眼沈琦,有些莫名的憂傷。
沉默了一陣,才對沈琦道:“沈老,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朕希望你只是安靜的看著,到觀耕臺上看著,無論發生什麼,都不許說一句,甚至一個字!”
平靜而不容置疑的口吻,卻重逾萬鈞。
沈琦茫然萬分,只能應諾。
偌大而安靜的籍田裡,四周青山在薄暮裡飄起青色暮靄,偶爾幾聲老鴉鳴啼,倍增了蒼涼。
看著那位老臣踏著暮色佝僂著腰身爬上觀耕臺,婦人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