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37章 一朝封神 (1 / 3)

第二日大慶殿的大朝會上只有一件大事:藝科放榜。

其後被女帝留下的宗正寺卿、少卿,以及乾王趙驪、左相王琨,在垂拱殿吵鬧了半上午,最終還是名正言順的宗正寺勝出。。

雖然回到尚書省的相公王琨罕見的失了氣度,氣得拍桌子,大聲呵斥孺子不可教也。

被斥之人是誰,大家心知肚明。

太子耳。

但這改變不了即成事實。

於是女帝下旨,太子儲妃張綠水暫入東宮,居於東宮東院,奪情其守孝一事,改袖麻孝。

在藝科放榜後當日正午,垂拱殿又飛出一紙詔書。

藝科高中舉子李汝魚,入翰林院,職待詔,即日起赴東宮,為太子伴讀,教***書法。

聖旨經由一位小黃門送到夕照山下小院。

朝堂中樞重臣早有預料,女帝重用李汝魚,估摸著就是針對太子殿下,倒是沒甚風浪,一個太子伴讀而已。

當然,鐵血相公王琨對此很是隱憂。

然而改變不了大局。

相公宰執朝堂,但主掌天下的卻是女帝……嗯,還有永鎮開封的岳家王爺,這位王爺如今大有北方影帝的架勢。

但對於臨安書法圈子,卻是一石千浪。

今次藝科,圖畫科榜首是唐持節,琴科榜首薛去冗,棋科榜首嚴卿,皆是聞名於太學之輩,而原本有望登魁的周素懷,屈居書科第二。

榜首,是以滾字帖風雲臨安的北鎮撫司小旗李汝魚。

人皆趨勢。

滾字帖被周妙書收藏沒幾日,又被女帝陛下要了去,臨安看過滾字帖的人不多,除了當日禮部官吏,就是寧缺、沈琦等朝堂重臣。

但那位翰林大學士評價滾字帖那句“當冠大涼”卻貨真價實。

這是何等評價?

更不知道是誰走漏了訊息,也許是柳正清故意放出了風,說陛下賞賜,已得李汝魚應舉試作《俠客行》,花了足足百十兩會子裝裱後,更是大張旗鼓的邀請知交好友月下飲酒賞貼。

當日藝科書科考官,宋徽、範閒、蔡明天和柳春風豁然在列,宋徽幾人也不敢薄了老相公的面子,欣然赴宴。

倒是柳春風,藝科後出了太學,就到青樓裡花天酒地大醉,沒日沒夜逍遙著,根本沒鳥柳正清的邀請,深諳其性情的柳正清也只能表示嘆惋。

這位書、詞大家,今生廢矣。

這一番賞貼後,臨安那些自詡有些書道造詣的人,對《俠客行》贊溢之詞,足以成書。

此是讀書人風流事。

而在臨安朝野裡,沒幾人注意到,老相公柳正清掌族的河東柳家,有個懸名《詠絮錄》的醜女子,在放榜當日下午,不聲不響的進了大內鳳梧局,任職侍墨司主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