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又一次刀劍相交,借力矮身,一個懶驢打滾,遠遠的退了開去。
李汝魚嘴角扯了扯。
沒有追擊,反而迅速後退了三步。
旋即長劍後拖,極富節奏感的踏出很小的半步。
踏出第二步,很小的一步。
第三步,完整的一步。
第四步小跑。
身影跑動的李汝魚,如一條乘風破浪的魚,衣衫獵獵,宛如離弦之箭,除非箭碎人亡,否則無可阻擋。
小跑三步成疾跑。
第八步、九步,成狂奔之勢。
第十步踏地,躍起。
便有寒光炸裂,宛若一池秋泓橫空,映照著烈日,光彩絢麗,驚豔了長坂橋眾人的眼簾。
說時遲那時快。
從柳向陽懶驢打滾,到李汝魚躍起出劍,柳向陽才剛起身起身站定,正欲不由分說狂奔衝殺,李汝魚的劍卻已似秋泓在胸前。
柳向陽眼中的少年,血肉寸縷如灰,飄散著消弭,最後只剩下一具猙獰的骷髏,空洞的眼眶裡是血色的焰火。
毫無道理可言的幻象。
殺意狂暴。
柳向陽頹然喟嘆一聲,繡春刀落地。
柳州有個少年,生於寒門,母親早逝,父親是個窮酸儒,一輩子也沒經手過幾張會子,更別提續絃的事情,少年飢寒交迫著度過了苦難童年,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也喜歡上了詩書文墨。
符祥年間,柳州有個讀書人,曾拜於舊時兵部侍郎徐曉嵐門下,高中一甲探花,衣錦還鄉榮歸故里,少年在人群裡看見鮮衣怒馬,大紅繡球身掛的探花郎在萬眾矚目下游街,從此魚躍龍門走入權貴圈子,少年心中便有了個夢想。
科舉中第,光耀門楣。
少年有才,比酸儒父親強了太多,偶有詩詞之作,酸儒父親便會高興的四處宣說,回到家裡心滿意足喝著廉價老酒,饕餮大醉時不忘喃語,柳州柳家少年郎,他日御風盛朝堂。
符祥七年。
少年郎終於長成,自恃胸懷滿文墨,鄉試無不中之道理。
志在必得的少年苦熬三日,文章耀鄉鄰。
然而發榜卻名落孫山。
少年不屈,越發努力,家道貧寒,入夜無燈,便鑿開破舊土牆,借用鄰居家的羸弱燈火看書,這一看又三年。
女帝登基,永安元年,少年又舉鄉試。
命運給他開了個大玩笑,依然落第,然而柳州販鹽榷商家裡那位不學無術的公子哥兒,胸無點墨的紈絝,卻輕舟過萬山,過了鄉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