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大腹便便油頭大臉的璧山縣大令,在李汝魚眼裡已是個天大的官,可這位大令看見趙長衣後,那卑躬屈膝的姿態讓李汝魚大跌眼鏡。
這位一方父母官就差沒把趙長衣當祖宗供奉起來。
北鎮撫司的一位小旗有這麼大的面子?
李汝魚大抵是不信的。
第二日,趙長衣交給璧山縣大令一封手書,讓他找個人帶著手書陪著李汝魚前往長陵府,他則上了大令為之精心準備的馬車,在美貌小娘子美酒美食的伺候下,南下回京都。
倒也是詭異,趙長衣似乎喜歡成熟些的芳華女子,為何對小小情有獨鍾?
璧山大令對其唯唯諾諾,莫敢不從。
待趙長衣走後,這位父母官轉身之間,滿臉橫肉上的笑容冰雪融盡,昨夜那位大人物可是說的很清楚,這個少年和他一點關係都沒有,純粹是幫人才將之送到長陵府去。
想來也是,若是重要人物,又怎麼會丟給自己。
大令居高臨下,用鼻孔看著李汝魚,哼哼了一聲,“本官公務繁忙,況且時候不早,你也早些出發罷。”說完揮手叫來主簿,讓他找了個捕快來陪李汝魚去長陵府。
而他的繁忙公務麼……縣衙後院裡鶯鶯燕燕的歡笑聲可見一斑。
至於馬車?
想都別想,走路。
李汝魚很淡然,寵辱不驚,從沒想過藉助趙長衣的威風來給自己謀取絲絲福利。
從璧山縣去長陵府不需經過江秋州,僅三日路程。
到了長陵府,尋得北鎮撫司西衛十三所的衙門,李汝魚和那位捕快都有些震撼——北鎮撫司僅一個西衛十三所的衙門,竟超過了璧山縣衙。
朱門高檻,石獅鎮門,門內無照壁也無轎亭,從門外望去便是深邃的重門,宛若一隻張大嘴露出獠牙擇人而噬的兇獸。
北鎮撫司本就是女帝手中的吞人獸。
那位捕快陪著李汝魚進去,將趙長衣手書遞給一位小旗後轉身就走,水都不願意多喝一口。
這年頭還是別和北鎮撫司沾上一丁點關係。
早些年聽說過,江秋州那邊有位大名鼎鼎的清流大儒,就因為得罪了北鎮撫司而被滅門,自己這些小百姓在北鎮撫司眼中,比螻蟻尚且不如。
要知曉那個趙姓年輕人,僅是北鎮撫司一個小旗,就能讓平日裡官威無邊趾高氣揚的大令做牛做馬,而西衛十三所裡更是有位北鎮撫司的百戶大人坐鎮。
那是連長陵知府見著都得禮敬三分的天大人物。
李汝魚哪在意這許多。
只是安靜的坐在那裡,眼觀鼻鼻觀心,偶爾喝一兩口茶水。
心中有些不解。
趙長衣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他用北鎮撫司以夫子的安危來要挾自己,卻在璧山縣就把自己丟下,他自個兒在美貌小娘子的陪伴下回了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