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突飛猛進
蘇明秋以最基礎的“**拳”為例,仔細的給王越演練了一遍“抖彈勁”.
等到一套拳打完,最後一下收勢時,手腕一甩,衣袖破空,啪的一下抽在空氣上,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口無形的利刃插在胸口,一時間竟是連喘氣都覺得費勁了。
“抖彈勁兒最後彈出去那一下子,手臂從肩膀到手指尖想要打出這個於脆勁來,關鍵在後腰和脊椎的用力上。而這其實也正是我之前要你站樁,降伏龍虎的意義所在,脊椎和腰胯站的活了,你打什麼都不會費勁。”
蘇明秋一生練拳,幾十年如一日,樁法從入門到現在早已經融入了靈魂,不論是教人練拳,還是坐臥行走,以及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都在有意無意之中帶著“行樁”的味道。尤其是打起拳來,內外三合,融為一體,舉手投足間都能讓人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感染力。
**拳雖然簡單,但在他手裡這時候用出來,卻一招一式,韻律自然,動靜變化,恍如天成。王越站在一邊,看的仔細,時不時手腳轉動,也跟著比劃兩下,臉上神情也隨之變化,一會兒緊鎖眉頭,一會兒又眉飛色舞。
臉色酌紅,如飲老酒。
像蘇明秋這樣的大師級高手打拳,行拳之中,都無形中凝聚了他們畢生之中所追求和堅守的信念,看他們練拳,功夫越高明的人,就越能感受到這種由拳法本身所透露出來的精神和意志。
而受到這種精神意志的感染,有一些心思純粹敏感的人往往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沉迷進去,並最終會有所感悟。這也是東方武術中,高明的師傅教徒弟時,經常會用的一種方式。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徒弟就不能面面俱到,什麼東西不論大小都要講個清楚透徹,那樣反而教不出好徒弟。
武術這東西是有著強烈個人特色的,一樣的功夫,不一樣的人來練,那就是不一樣的效果。什麼都教明白的後果,只能是給自己複製出另外一個“自己”來,永遠不會有創新和發展。
也正是因為如此,蘇明秋在教王越練拳的時候,幾乎很少於涉他的練習。平常把該講的東西都講了,剩下的事情就全都交給王越自己去做,哪怕是涉及到具體實戰應用的部分,他教發力用勁兒時,也是邊說邊練,讓王越在一邊看著自己去琢磨。
並不會手把手的去教,去於涉。
一套拳從頭到尾打完,蘇明秋慢慢收拳站立,隨後把兩隻手疊加在一起按在小腹上慢慢揉動,臉色淡然,目光明亮,周身上下每一處的毛孔都閉合在一起,非但臉上沒有一絲汗跡,反倒是感覺裡他整個人的精神都頓時健旺起來。
神清氣爽,一派的怡然自在。
“你們鐵十字軍的功夫也算是外門功夫一系,注重淬鍊皮毛和肌肉,如果不能最終練到由外而內,陽極生陰的地步,那身體看似強壯,實則卻是隱患深藏。我蘇家的這套**拳招式雖然簡單,但究其根本卻是祖師爺傳下來的真功夫,原汁原味,這麼多年幾乎沒有任何的改動,只要你把這套拳練好了,那我蘇氏一門的功夫,你就算得了一大半。”
“剩下的雖然還有些其他的講究,但大多也都是一些實戰的打法和發勁的法門,以你現在的本事,想要學也算不上太難。你現在的時間不多,我的意思是先叫你掌握一點皮毛,然後回去後,你自己再找時間去練習。功夫要到火候,就得慢慢用時間去磨,這個是我左右不了的,所以你現在先把這個抖彈勁練出一點感覺來,然後我再教你另外的。”
蘇明秋說完這番話,就也不再多說,依舊自顧自的進了屋,只留下王越一個人在訓練場上。
王越閉著眼睛,腦海裡面不斷閃過蘇明秋練拳時候的影像,一招一式,每一處細節都像是電影慢鏡頭一樣,在他的眼前回放出來。
他雖然才接觸東方的武術只有幾天的時間,但本身在理解上並沒有太多的文化障礙,加上他的格鬥術其實已經有了大師級的水準,彼此相互印證之下,對單純用勁發力的技巧格外敏感,一點就通,所以眼見著蘇明秋邊講變演練,他很快就有了幾分心得。
再練習起來,自然就能很快上手,然後一連三兩個小時不斷揣摩下來,他就能把這一手抖彈勁,用的有模有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