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青雪的事情,急也急不來,故而蘇錦言之後留下了周婆子,讓周婆子有機會出府的時候,託人為青雪打聽一些合適的人家。
當然蘇錦言並沒有眼高於頂,讓周婆子往那些小官人家裡尋,而是吩咐其重點在家境一般的讀書人之中尋找,人品最為重要,家世背景都是其次的。
周婆子心中很是鬱悶,弄不明白為何自己伺候的姑娘要為身邊一個婢女如此大費周章呢,按照以往的規矩,這丫鬟們,年紀比主子大的,不都是許配給小廝,將來出嫁的時候帶著做陪房的,怎麼到了自己姑娘這裡,先是將青衣抬舉成義女,如今又是為青雪的事情大費周章呢?
雖然不解,但是周婆子卻很聰明的沒有詢問,她相信自己伺候的姑娘是有章程的,這一切都是有目的。
何況如今姑娘為清姑娘和青雪兩人大費周章,不正說明了姑娘對待下人寬厚仁慈嗎,自己跟著姑娘,日後的日子絕對不會差到哪裡去。
同時周婆子也想到了自己家中的孫女,比姑娘小上兩三歲,翻了年正好也要到府裡伺候,青雪一走,姑娘身邊肯定需要添人,到時候自己推薦一下自己孫女,到姑娘跟前做個小丫鬟,豈不是挺好······
周婆子樂滋滋的離去,蘇錦言看外頭天色也差不多了,於是便裝模作樣的打了幾個哈欠,吩咐丫鬟們擺上晚飯。
吃過晚飯之後,蘇錦言早早的便讓丫鬟熄燈睡覺了。
夜色之中,蘇錦言一閃身進入睡夢空間之中,睡夢空間之中不分白天黑夜,不分春夏秋多,永遠都是白晝,此外天氣永遠都是不冷不熱的,蘇錦言很是喜歡這裡面。
喜歡歸喜歡,她終究是外面世界的人,不可能長時間的待在空間裡面,故而換了一身黑色的夜行衣,帶上斗笠之後,一身少年公子哥打扮之後的蘇錦言從窗戶處運用輕功,神不知鬼不覺的離開了平國公府。
一路上因為臨近年關,加上如今府裡有一位親王側妃,一位長公主未過門兒媳婦的緣故,故而平國公府的守衛比較森嚴,若非蘇錦言輕功卓絕,恐怕是不能輕易的離開。
出了國公府,蘇錦言在周邊各家的屋頂之上跳來跳去的,如同黑夜之中的一隻蝙蝠一般,臨安城的大街小巷盡數印入眼簾之中。
街上巡邏的衛隊較之以往也多了起來,然而在一些隱蔽的小巷子裡面,卻是依舊發生著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蘇錦言一路上從平國公府蘇家出來,前往仙姿坊,經過一些小巷子,看到了許多欺男霸女的事情。
甚至還有一些小巷子裡面蜷縮著一些衣衫襤褸的乞丐,雖近年關,但是臨安城的夜裡還是寒冷入骨的,於是蘇錦言停了下來,給了他們一些銀子,讓他們能夠吃個熱騰騰的包子,或者是買上一兩件禦寒的衣服,熬過這個冬天。
這些乞丐們本就是因為戰亂,背井離鄉而來的,只為在這天子腳下,有個安身立命的場所,本以為是熬不過去了,誰知突然從天而降一位大俠,給了他們銀錢,於是這些看著像乞丐,實則是無家可歸的百姓們,一個個的感恩戴德的對著蘇錦言又是磕頭又是下跪的。
蘇錦言因為心中有事,故而並未久留,臨走的時候,只留下了十七公子四個字······
到了仙姿坊後院,顧行大掌櫃本來已經準備歇下了,因蘇錦言的突然到訪,故而立即整理著裝起來招呼蘇錦言。
蘇錦言若非有急事,這年關時期,是斷然不會前來打擾顧行大掌櫃的,三言兩語的便將自己欲讓謝家撐不過年底的意思透露給顧行大掌櫃。
顧行大掌櫃雖然心中不解,到底是什麼樣的恩怨,讓小主子如此針對外祖謝家,但是還是領命。
說完謝家的事情,蘇錦言又想到自己身邊在丫鬟青雪離開之後,需要需要添一個丫鬟,於是便問顧行大掌櫃手上可有會些拳腳武功的女子,安排一個進入平國公府,送到她的身邊。
她身邊雖然有幾個忠心的丫鬟,但是這些丫鬟一個個的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平日裡打聽訊息還可以,若是遇到那買兇殺人,或者其他事情的,恐怕就不行。
除此之外,她身邊需要一個可以自由出入蘇家後院的丫鬟,在她和顧行大掌櫃之間充當信使。
顧行大掌櫃所在的顧家,本就是潁陽陸氏先祖為後人所留的世代忠僕,雖然許多年不曾見過主子,但是私底下一直沒有停下過為主家訓練可用的人才,如今蘇錦言不過是要一個會武功的少女,這對顧行大掌櫃而言,乃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他手下訓練武者,醫者,各大青樓花魁的秘密基地,合適的人沒有一百也有五十。
顧行大掌櫃連稱不敢,同時也將一些事情告訴了蘇錦言這個新主子,蘇錦言一聽,也是十分震驚。
兩世的記憶,她只知道仙姿坊背後的勢力深不可測,卻是萬萬沒有想到,既然涉及到方方面面,從世家到普通的平民百姓,甚至是煙花之地也有安插的人手。
臨走的時候,想到那些在臨安城中衣不蔽體的流民們,蘇錦言又特意吩咐顧行大掌櫃尋個年紀和她相當的少女,換成男裝,輕紗遮面,以十七公子的身份為這些無家可歸的百姓們布衣施藥,讓他們能夠熬過這個冬天。
顧行大掌櫃雖然不懂,但是血脈之中傳下來的忠心,卻是讓他沒有問出心中的疑惑,恭敬的應下此事。
待蘇錦言走了之後,顧行大掌櫃便匆匆的去了秘密基地,挑選出了二十餘個年紀十歲到十五歲的少男少女,將蘇錦言所吩咐的事情安排給她們。
有錢好辦事,不到一日的時間,臨安城便有不少布衣施藥施粥的棚子,為無家可歸流落街頭百姓們贈衣贈藥,均是以十七公子的名頭來做的,臨安城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茶餘飯後議論的都是此事。
蘇錦言從丫鬟口中得知此事,對顧行大掌櫃辦事的效力十分讚賞,不愧是勢力雄厚的仙姿坊,這短短一兩日的時間,整個臨安城恐怕無人不知道十七公子的名號。
一切有條不絮的進行,沒過幾日皇上也知道臨安城中突然冒出來一個十七公子,布衣施藥施粥,救濟無家可歸的百姓們,派人去探查,卻是一無所獲,只知道那十七公子是個輕紗遮面,十歲左右的公子哥。
一個憑空冒出來的十七公子,公然設立粥棚,布衣施藥,一時間臨安城的勳貴人家也被推上了輿論的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