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錦珍一顆春心動了,連帶著綠嬈這個丫鬟也是春心萌動,才子佳人的佳話,那可是閨中少女都渴求的·······
而此時的陳家五少爺正在溫柔鄉里醉生夢死,芙蓉帳暖度**,陳少峰可不是那什麼正人君子,身邊十四歲便有了通房丫鬟,十五歲便學人家去逛窯子,若不是陳家捂得嚴實,恐怕早就傳得沸沸揚揚了!
這樣骯髒的人,還妄想她的姐姐,簡直不自量力,前世蘇錦珍不是和他做了夫妻嗎,這一世自己怎能拆散他們呢。
蘇錦言暗暗發笑,丫鬟青雪後背冒出一層冷汗來,她伺候的姑娘什麼時候這般厲害了,她從懂事以來便伺候在姑娘身邊,如今也有四五年了,姑娘可瞞的夠嚴實的·······
話說,陳家五少爺陳少峰晚間的時候,趁著陳家大亂,偷偷的跑出家門,一路輕車熟路的到了臨安城中最大的青樓醉花陰,此時正尋歡作樂呢!
醉花陰,臨安城的王公貴族,紈絝公子哥們最愛去的銷金窟,溫柔鄉,裡面的女子各式各樣的,或清純,或妖媚,有平民百姓之家的女子,亦有大戶人家的落難大家閨秀,臨安城的貴公子哥們趨之如騖的地方。
若是換成前世,蘇錦言一聽到這樣的地方,定然會嗤之以鼻,然而這一世,她卻改變了心中的看法,因為醉花陰,乃是潁陽先祖陸氏的產業。
醉花陰的女子大多都是自願的,不像其他的青樓那般,醉花陰裡的女子,大多是為了生計而自願淪落風塵的。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人有三百六十五種活法,若不是生活所迫,誰願意自甘淪落風塵,倚門賣笑,醉花陰雖然是青樓,裡面的女子也接客,但是卻不似其他青樓那般,一月三十天,除了特殊的那幾日,其他的日日接客。
醉花陰的女子是輪班制的,一個女子一月最多接客不超過五次,其他的時間都是在休養生息,或者是學習琴棋書畫。
因而醉花陰裡的女子最受達官貴人們喜愛,紅袖添香,沒有那個男人能夠抵抗得了·······
第二日,蘇錦珍和陳家五少爺定了親事,庚帖已經交換了,吳姨娘是在早上的時候,從謝氏派去的下人口中得知此事的。
吳姨娘氣的不輕,她只有一個女兒,雖然這幾日女兒所作所為,傷了她的心,可是母女連心啊!
而且她還想著女兒嫁個大戶人家,或者皇子皇孫,然後幫襯一下兒子,陳家算什麼,不過是區區六品官家,在臨安城中多如牛毛,這樣的人家,怎麼配得上她的女兒呢?
吳姨娘當場便氣昏過去了,她的奶孃王媽媽和丫鬟桔梗手忙腳亂的,謝氏派去的人見此,也就迅速的回去將此事告知謝氏這個當家主母。
做戲就要做全套的,故而謝氏也不含糊,立即差人去請了國公府的府醫前來給吳姨娘看診。
雖然討厭吳姨娘,但是看在吳家的面子上,這該做的還是要做的,不能讓人抓住自己的把柄········
謝氏派去的人將蘇錦珍的庚帖交給陳家,與此同時,臨安城中既然開始傳出不利於蘇錦珍的流言蜚語,無非就是蘇錦珍身為女兒,親父的喪禮既然不出現,如此種種。
陳家前腳興高采烈的收了蘇錦珍的庚帖,後腳就聽到這樣的傳言,心中氣憤不已,此時方才明白為何蘇家五房謝氏會上趕著用一個庶女和她們家結親,陳家到了這個時候,只能有苦往肚子裡咽。
陳家大夫人心中憤怒,但是卻不敢再撒野了,昨日因為她自作主張,先是退了蘇家五房庶嫡蘇錦初,再是定下五房庶女蘇錦珍此事,她已經被她的婆婆大罵一頓,之後還被剝奪了管家之權。
蘇家自然也聽到外頭的傳言,一時間蘇錦珍名聲掃地,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蘇錦珍一喜一悲,喜的是她和陳家五少爺定了親事,悲的是自己名聲壞了一地,如此一來該如何是好啊!
早上的時候還好,她巴結大房蘇錦玉,蘇錦玉還是一副十分享受的架勢,到了下午的時候,她能夠清楚的感覺到大房蘇錦玉眼中毫不掩飾的嫌棄。
蘇錦珍悲從心中來,如今外面流言傳的沸沸揚揚的,她該如何是好呢?
到了這個時候,解釋也沒用,即便是她說她那日身體著實不舒服,又有多少人相信呢?
世人只會認為她是欲蓋彌彰,縱使礙於蘇家的權勢地位,表面不說,暗地裡還不知會怎麼說呢?
對於謠言一事,蘇錦言也是十分的不解,她雖然不喜歡蘇錦珍這個人,同時也想報前世名聲掃地之仇,但是她們同是蘇家人,同父異母,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這樣的蠢事,她是不會去做的。
到底是何人散播謠言呢,蘇家其他人,也有可能,此外當日前來弔唁的人,也不能排除·······
此是,事關重大,好巧不巧的在這個時候被捅出來,蘇家也是十分重視的,先從蘇家內部徹查,結果發現這謠言並非是蘇家內部人傳出去的。
如此一來,也就是說是當日前來蘇家弔唁的客人傳出去的,到底是何人,和蘇家有如此恩怨,要毀了蘇家姑娘們的名聲呢?
根據這些日子的蛛絲馬跡,當初前來蘇家五房弔唁的客人,一個一個的排查,最後既然發現謠言是從劉家傳出來的。
劉家作為陳家的姻親,為何要這般做呢,難道是因為記恨那日宴會之上的事情?
當時宴會上的事情,蘇家的確有責任,然而那背地裡傳出劉家三姑娘不能生育的卻不是蘇家下人,最開始的時候和劉家不對頭的人家傳出來的,事後蘇家也派人去了劉家表示歉意,,而且謝氏還送了不少禮品前去道歉。
如今不過時隔兩日,劉家再次傳出來這樣的謠言,中傷蘇錦珍,連帶著也讓蘇家未婚子女名聲受損。
此時無論是存心的還是無意的,劉家都已經徹底的將蘇家得罪了,蘇家對此事定然不會善罷甘休的·······
 教育123文學網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