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劉三姑娘身邊的那些個小姐姑娘們,之前便因為那句,劉三姑娘以後生不出孩子,開始不著痕跡的和劉家姐妹保持距離了。
此時蘇錦言又來這麼一句話,讓她們將劉家的姐妹四人徹底的孤立了,就是那一向和著劉家姐妹交好的蘇錦珍,也在不動聲色的情況下,和她們保持距離。
眼下蘇錦珍也是到了十一歲的年紀,很多事情都是知道的,劉家三姑娘若是真的如謠言所傳的那般,以後生不孩子來,那麼她再與她交好,豈不是也會間接的壞了自己的名聲。
依照她平國公府出身的身份,尋個一般富貴人家,當個正妻,或者是進入勳貴人家做個妾室,也是綽綽有餘的,但若是名聲壞透了,那麼就只有下嫁寒門仕子了。
做慣了世家的小姐,生活吃穿無憂,要去寒門每日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那日子簡直沒法過······
若是不想嫁,倒也還有另外一個辦法,繳了頭髮,到家廟裡去做姑子,一輩子青燈古佛的,那樣的日子,蘇錦珍是萬萬不願意的·······
劉家幾位姑娘被孤立在一旁,嘗試了幾次和今日前來赴宴的小姐們說話,奈何大家都是顧左右而言其他的,如此幾次之後,四人也就不在自討沒趣,道了一聲告辭,便回去了西風院正院,劉家夫人身邊。
西風院正院,劉家夫人這邊,自然也是一樣的情形,被在場的眾位夫人們,不著痕跡的孤立開來,不過卻不是關於劉三姑娘的事情,而是另外一件事。
劉家夫人此時尚且不知道自己嫡親的女兒,被人傳了那起於名聲大不利的謠言。
此時的劉家夫人是因為一句不經意的話,惹了在場眾位夫人們的怒氣,同時也得罪了平國公府。
在場的這些夫人們要麼是世家庶系的夫人,要麼就是小門小戶的夫人,有的身份比謝氏這個國公府五房庶媳稍微高上那麼一點點,而有的則是比不上謝氏的身份。
來到這裡,都是帶著和平國公府交好的目的而來的,自然不會平白無故的得罪平國公府,即便是蘇家五房只是平國公府一庶系,也是該禮遇對待的。
奈何這位劉家夫人一句不經意的話,不光是得罪了蘇家五房,就是整個蘇家也被她給得罪了。
這些夫人能夠在後宅生存下來的,都不是什麼愚蠢之人,故而一個個的,不約而同的將劉家夫人孤立開來。
陳家今日前來的是陳家大夫人,二夫人,以及陳家小輩的幾個小姐,陳家二夫人雖然是劉家女兒,但是此時卻是故意撇過頭去,裝作沒有看見孃家大嫂那求助的眼神。
陳家大房嫡出的陳三小姐,和蘇家五房蘇錦初同歲,稍微年長一些,今日並沒有來到蘇家參加宴會·······
這位陳家三小姐,便是蘇錦言前世記憶之中的那位入宮選秀,被皇帝留了牌子,之後得了聖寵的陳家小姐,如今這個時候,應該是在家裡好生的學著規矩的。
陳家三小姐,據說出生的時候,便是不同於尋常的孩子,剛出生便是十分的漂亮,之後漸漸長大,隱約的顯露出了不同於普通女子的美貌,故而被陳家花了大價錢,養在深閨之中。
前世蘇錦言入了陳家做妾,從陳家下人口中得知這位陳三小姐,一開始是準備給某位皇子的,後面皇帝下旨選秀,陳家一狠心,便將其送進宮去選秀。
陳三小姐也是有手段的,從眾多的女子之中成功的脫穎而出,被皇帝留在宮裡,初封為從七品的選侍,後面一路得到皇帝陛下的寵愛,蘇錦言前世死的時候,已經是哪母憑子貴的慶婕妤了······
陳家大房嫡出,十三歲多,翻了年便足足的滿十四歲的三小姐沒有出席今日的宴會,故而陳家大夫人二夫人帶了陳家其他的小姐前來。
二房嫡出的陳四小姐和庶出的陳五小姐,以及大房庶出的陳六小姐,陳四小姐和劉家三姑娘是表姐妹,兩人從前的感情是極好的畢竟表姐表妹不是白叫的。
然而今日陳四小姐卻是跟著大眾不動聲色的遠離劉家的幾位姑娘。
陳四小姐,如今不過十二歲的年紀,比蘇錦言略大兩歲,前世的時候,蘇錦言也是見過的,這位陳四小姐一點都不像是陳家人,為人十分的膽小,根本就不像是陳家二夫人的親生女兒。
“陳四小姐,聽聞剛才那位劉三姑娘是你的表姐,不知這件事情你可知道······”陳四小姐旁邊一個十一歲左右,身著紅衣的少女,此時望著陳四小姐,慢悠悠的開口了。
開口的這位紅衣少女,乃是國子監祭酒楊大人膝下唯一的女兒,生母早故,養在嫡母楊夫人膝下,名喚楊紫兒。
名字雖為紫,但卻十分偏愛大紅的衣服,一年到頭除了這大紅顏色衣服之外,不見她穿其他顏色的,在臨安城的閨中女子之中也是獨特的存在。
楊大人的正妻楊夫人連著生了五個兒子,一直沒有生女兒,故而將其養在膝下,對其甚是縱容,疼愛超過了幾個親生的兒子······
蘇錦言前世對這位正四品國子監祭酒楊大人家的女兒,也是有所耳聞的,據說後面這位楊紫兒可是嫁進了應國公府江家,成為江家嫡出二房嫡次子的正妻的,一介國子監祭酒的庶女,能夠嫁入應國公府,縱使不是長房,也算是高攀了。
一句話問的陳家四小姐滿面通紅,這樣的事情,她怎麼會知道,她舅母藏著掖著都來不及呢,怎麼會宣揚的沸沸揚揚的呢!
陳四小姐本就膽小,面對楊紫兒的這般逼問,一時間既然找不到任何反駁的話來,她一向不善言辭,在家是個父母不喜的孩子,這今日出門,還是礙於她是嫡女,這才有機會出來的,不然·······
“楊妹妹,這事定然是藏著掖著的,畢竟那位劉三姑娘可是十三歲了·······”旁邊一個粉衣少女此時站出來圓場。
粉衣少女只是同情陳家四小姐,並沒有其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