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的特點簡單的可以概括為“攻擊”“防禦”“閃避”三個方面的能力的比拼,任何一個地方處於弱勢,都可能會帶來失敗。
同樣的,任何一方面的突出,都可以對戰鬥的最終結果產生很大的影響。
在之前的戰鬥之中,人類的戰鬥機甲突出的特點是在防禦力上,抗揍是最突出的優勢。
攻擊力方面,和妖獸半斤八兩。
只有在靈活性上,也就是閃避上,遠不如妖獸。
機甲的閃避動作發生需要經過“神經網路發出訊號”,“機甲輔助裝置接收訊號”,“輔助裝置聯合裝備學脈術啟動”,“訊號反饋神經網路並做出閃避動作”四個階段。
這個過程需要耗費的時間太長了,通常需要0.2到0.3秒。
不到半秒,對於九階這個級別的戰鬥來說,就跟看蝸牛爬一樣的慢。
而在運用了莊楷逸提出的機械脈術模型理論進行簡單的最佳化,並且把翅翼激發模型改為更加高效的六翅翼模型之後,這個時間就被縮短到了0.07秒以下。
雖然這個時長還是有點弱於妖獸的反應速度,但是最起碼,躲避一下“吞天沙蟒”這樣的聲勢浩大的脈術還是沒有問題的。
軒轅機陌在閃避之後,立刻提槍向著不遠處又一個狂沙龍捲刺了過去。
雖然這樣毀掉對方脈術的方式較為粗暴,但卻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無疆長城防禦系統”有著最高傷害閾值,一旦高於這個閾值,它就會自我選擇性地崩潰一部分。
因為如果不進行自我解除,而被強力的能量爆破,到時候破損的就不只是這一處的防禦,而是很長一段長城的防禦,甚至是整個西疆的防禦系統全線崩潰。
戰鬥的殘酷性就在於在不得不做出犧牲的時候,需要將一些不可以作比較的東西納入考慮,最後做出一個不摻雜感情的判定。
所以,戰士們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地減少這個系統被攻擊的頻率和能量的消耗。
在軍隊裡有著一個預設的但是沒有成為規定的規定。
是一個“價目表”。
一個什麼級別的軍人,在預想到長城系統將會受到多少單位的能量的損耗的時候,你應該選擇犧牲自己來減少這點損失。
這套價目表不知道是什麼人從什麼時候提出來的,從來沒有人要求過誰必須要這麼做,但是多少代軍人一直默默遵守著,當他們知道這個價目表背後代表的意義的時候,他們會選擇主動去遵守它。
相比於在生死麵前猶豫,果斷地做出判斷,才是對戰爭最大尊重。
應該說,對自己身份的最大的尊重。
軒轅機陌身上這套機甲名叫“守護者七號”。
這套機甲已經服役了一百七十二年。
期間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進行一次維護。
平時在帝國根本看不到王爵級也就是九階蟲使的身影,因為一旦進入九階,你就被錄入了帝國的第一戰鬥序列。
從此之後,你的任務就是不斷地戰鬥。
帝國的機甲一共有兩個系列,分別是守護者系列和開拓者系列。
在服役之中的一共有九套,代表著帝國的九位九階,也就是九位半神級的存在。
而現在,能夠出現在這一處戰場上的,只有一個。
另外的八個人不是在休息,而是在不同的地方戰鬥著。
其實軒轅機陌曾經的機甲是“守護者二號”。
但是在一場戰鬥中,它被暴力擊碎了。
那一次戰鬥,他也修養了一年三個月零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