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子裡雖然沒有詳細到每一個地方角落的設計圖紙,但是卻可以基本上完成對其簡單的構型。
大致上,它可以分為七個模組。
基層模組,能源動力模組,控制模組,危險防護模組,維穩模組,啟動模組和關閉模組。
每一個模組之中,所包含的東西又可以拆分成若干的小模組。
最終經過整合組裝,調配除錯,才能完成這個巨大的工程。
這些年,莊文著重培養人才,目的就是將這種模組化的設計製作工作進行細化分工,把它的工作優勢發揮到最大。
在總體研究上,七個模組並不會並行研究。
莊文決定最先開始研究的是“基層模組”以及“啟動模組”。
這兩個大模組的建設預計會分工細化成上千個小模組設計製造。
其中,七成左右都需要莊文自己來完成。
但是還有三成卻是可以外包給那些他培養的人才和團隊。
三成已經很多了。
減少了莊文十分之三的工作量,意味著為帝國爭取了三到四年的時間。
也許有人會說如果莊文一開始就全力投入到對黑洞吞噬器的研究之中來,要比培養人才划算的多。
但其實不然。
因為那時候實際上莊文還無法下手研究。
他腦子裡的東西太寬泛的了,並不適合做細緻的研究。
也就是到了今年的八月份,莊文才對自己的空間脈術知識紮實程度有了一定的信心。
所以,對人才的培養,是非常划算的,因為就算不培養人才,他還是會需要這麼長的一段時間來讓自己獲得成長。
其實現在他也不是對自己的知識掌握程度很有信心,但最起碼可以開始著手研究了。
而不像是剛想到這個東西時候,不知所措,只有茫然。
莊文並沒有到北境極地去做研究,而是分別在京城和雲海建立了兩個研究小組。
分別對兩個模組進行鹽研究。
“基層模組研究小組”的副組長是何所為,“啟動模組”的副組長是姚開疆。
莊文同時擔任兩個小組的組長。
每個小組,除了組長之外,由莊文挑選的十二個院士成為組員。
整體上,對外宣佈的專案名稱是“八二五專案”。
全國各地,874名研究員和學者被強制徵調,分派進入兩個小組之中,構成不同的下屬研究小組。
“八二五專案”於1559年十月底完成人員調動工作,於十一月七號正式開始進入研究。
研究內容為國家一級機密,除了少數幾個人有著外出權之外,這幾百人就被宣判了“為期至少十五年的有期徒刑”。
專案未完成,他們是不準離開的。
甚至,只有在一年之內的的某一兩天才可以和家人見一面。
沒有人抱怨,因為這是他們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