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她來到軍隊之後,先是雲端步槍,而後是隕星火箭筒等軍械。
短時間之內,莊文提供了大量的利用脈術機械模型理論研製的武器軍械。
在之前,她可從未見到或者聽到莊文有這方面的研究。
她有一種直覺,這些軍械的出現,有著她出現在這裡的原因在。
對於感情,她是有些遲鈍,也沒有過多地關注。
但,並不代表她完全沒有感覺。
她不善於表達,只是默默記著。
……
神聖華夏帝國曆1558年七月十九日,按照教授的作息時間表,其實莊文應該是可以放假了才對。
不過,因為承接了對撞機的最佳化改造專案,導致他完全失去了“假期”這兩個字。
至少是在專案完成之前,是這樣的。
這樣其實也沒什麼,就是平時多花時間和父母影片一下,緩解一下鄉愁就好了。
嗯,主要還是為了讓父母放心。
對莊文這樣沉浸在研究之中的人來說,那些感情,是可以一段時間之內將其隱藏起來的。
這一天,是一個偉大的日子。
“源能柱”實驗透過,意味著莊文對脈源共振理論和精神導引術共性研究的實驗成果孵化成功。
“源能柱”,全稱“脈源共振精神諧波能量灌輸柱”。
“機械模型化的粒子對撞機”專案的進行一直在穩步推進,和莊文所製作的計劃表進度保持高度的一致。
但是,對脈源共振這方面的研究,真的是讓莊文快要掉頭髮了。
不停地試驗,不停地糾正。
各種常用形態的改變,堆疊,對稱等等,莊文利用自己目前所知道的一切知識,儘量減少對雲落記憶的索取,去做一份自己的研究。
最後,他放棄了做整體,而是轉換思路,製作可以互換的部分,透過一個簡單的角度擺放,解決了“對稱角脈能粒子波動頻率不相合”的問題。
終於,成功了。
“源能柱”高三點三三米,底面是一個“正十二邊形”。
六根源能柱,在不同的一個正六邊形面上,以不同的角度,固定。
中間形成的一個底面為邊長為三點三三米的正六邊形,高五米的空間。
這個空間之內,就是利用脈源共振理論結合精神導引術研發出來的脈力共振機械模型。
其作用效果,可以隨著注入脈力的多少進行調節。
不同的身體基礎,一次提升的脈活指數不同。
洛輕塵在七月初剛突破到三階黑鐵級,其天分確實是頂尖的。
突破穩定後,她身體的脈活指數達到了25.55。
在莊文的裝置完成之後,她自願成為第一個體驗者。
這套“源能柱”的裝置,屬於一次性提升的那種。
不過,可以隔一段時間,再次使用。
第一次使用的時候,效果是最好的。
洛輕塵進入裝置之後,過了三十八分鐘,從裡面走了出來。
她的臉上滿是驚喜。
進入裡面無法攜帶脈能裝置,所以無法得知身體脈活指數的具體數字,但是,她已經明顯地感覺到,那種巨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