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字?哪裡?”
不少書生馬上翻看小刀,果然在小刀背面發現一行小字:
華夏大學·金川師範學院第一屆留念。
這下再也沒有書生說出把小刀賣掉的話了。
這行小字證明了小刀的來歷。
金川師範學院第一屆留念,光是這個附加價值,就遠遠超過小刀本身的價值!
有了這個心理,書生們削鉛筆的動作都小心不少。
“鉛筆和咱們以前用的毛筆不同,這是一種硬筆,更方便攜帶,而且書寫速度更快,寫出來的字也更小,節省紙張。
”
方靈均充當起了解說員。
書生大多都是十幾歲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不由被鉛筆吸引,紛紛開始在本子上嘗試。
“嘿,這個真的能寫字。
”
“哈哈,祝兄,你寫出來的字好醜!”
“哎呀,怎麼斷了?”
“我的也斷了,好可惜!”
不斷傳出書生們的驚歎聲,讓教室變得和菜市場一樣熱鬧。
等書生們消化一陣,方靈均拿起教鞭敲了敲桌子,教室才安靜下來。
“接下來,我給大家講解另外一樣大家教學中要經常用到的東西。
”
方靈均舉起一支粉筆:“這是粉筆,以後大家回去了,需要經常用到這個。
”
說完在身後的黑板上寫下《鄉村詠懷》。
不得不說,懂書法的人就是不一樣,雖然才接觸粉筆不久,但是方靈均寫出來的字依舊瀟灑飄逸,極具韻味。
“這種粉筆書寫完成之後,可以用布塊擦掉。
”
方靈均拿起一塊粗布,把黑板上的字擦掉,然後又重新寫了一遍。
“嘿,這個方便啊。
”
“是的,一擦就掉,下回還能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