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附議!”
“臣附議!”
其他主和派大臣都趕緊附和。
“陛下,萬萬不可!”
慶國公趕緊說道:“如今朝廷每年資助党項、契丹的錢數越來越多,百姓已不堪重負,實在無力再資助吐蕃了!”
所謂資助,不過是繳納歲貢的另外一種說法罷了。
算是皇帝和大臣們給自己找的一塊遮羞布。
“陛下,慶國公說的有理!尕達此人爭狠鬥勇,畏威而不懷德,資助他們只會讓他的氣焰更加囂張,變本加厲!”
另外一個主戰派大臣站出來附和慶國公:“大康泱泱大國,豈能怕了一群蠻荒野民?”
“你說的輕巧,打仗是要用錢的,你來出這個錢嗎?”
戶部尚書說道:“打贏了還好,打輸了,資助要翻倍不說,說不定尕達還會真的派兵攻下西川城,到時候該當如何?”
雙方又開始了一番激烈的爭辯。
但是吵了半天,也沒吵出來個結果。
陳佶本就心煩意亂,被他們一吵,腦子都快炸了,乾脆把他們都轟了出去。
第二天早朝,爭吵繼續。
主和派要求皇帝派使者去求和。
主戰派請求出戰。
陳佶也拿不定主意。
皇宮說大很大,說小也很小。
陳佶從小就在皇宮長大,早就待膩了。
所以他沒事的時候,喜歡微服私訪,去街上轉轉。
微服私訪期間,不止一次聽到過百姓偷偷罵他,說金鋒明明在清水谷打贏了党項人,朝廷卻又向党項增加歲貢。
陳佶氣得不行,後來聽得多了,也開始反思。
還專門派人去做了民意調查。
調查結果自然不用說,都是罵朝廷的。
其實陳佶知道,百姓肯定也罵他了,只是負責上報的官員沒敢說而已。
沒有哪個皇帝願意承認自己是昏君,陳佶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