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作為菲律濱海軍的臉面,這兩艘“護衛艦”都還保養的可以--最少相對它們的“高齡”來說。但在大河正義的眼裡,這就是兩坨飄在海上的廢鐵,自己徒手就能拆掉。
不是開玩笑,大河正義如果願意,他真能徒手拆了那兩艘菲律濱海軍的主力艦,而且還用不了多長時間。
不過大河正義確信松島幸八所說的“更好的船”絕對不是這兩艘,因為它們沒有資格讓松島幸八露出那樣複雜的表情。
果然,松島幸八望向的是海面之下,定定的,好像想要穿透海面。
“哪裡有什麼?”大河正義問道。不過他的心裡已經有了個模糊的答案。
從松島幸八所展現出來的能力以及他的隻言片語來理解,他能夠召喚出死前擁有強烈執念的人以及那些人所擁有的與他們執念相關的物品,比如他還未戰鬥結束的父親和他父親的武器。
曰本人曾在這片海域做過什麼?在這片海域裡的一艘讓松島幸八如此動容的船的身份呼之欲出!
“我感到了很多忠勇之魂,有很多,太多了!他們的不甘和憤怒是那麼的強烈!”松島幸八激動的伸開雙手。
隨即他又痛苦起來:“這些都是帝國的英靈,可他們卻無奈的葬身於此,由此可知當初帝國遭受了怎樣的打擊!”
“六十八年前,這裡曾經爆發過史上最強的海戰!”大河正義感嘆中不無自豪。
大河正義並沒有誇大,六十八年前羑國和曰本確實在這裡進行了一場在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戰,雙方共投入28艘航母、21艘戰列艦、44艘巡洋艦以及超過200艘包括驅逐艦在內的各色艦艇,這還不算比這些戰艦加在一起還多的多的大概數量在1800架左右的飛機。
雖然戰爭最終的失敗一方是曰本,但身為人類史上最大規模海戰的參與者,即便失敗也是其強大的證明。失敗只不過是相對的,輸給更加強大的名為世界第一的羑國並不是什麼難以啟齒的事--最少松島幸八是這麼認為的。
“果然如此。”松島幸八並沒有大河正義那麼淡然,相對自懂事起羑國就已是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大河正義,松島幸八所受到的教育卻是帝國最強,而羑國的角色則是帝國要打到的敵人,既然要打倒就意味著對方並非不可戰勝。所以對於松島幸八來說,帝國海軍的戰敗顯然更難接受。
“你感到了帝國的忠勇之魂,難道說你想召喚帝國艦隊?”大河正義有些遲疑的問道。雖然按照邏輯應該是這樣,松島幸八在克把蘇拉島上召喚出了七名二戰老兵以及他們的武器裝備,但帝國艦隊?
“是的,不過我目前的力量還不夠,只能幫助一小部分英靈完成他們的願望。”松島幸八頗為自責道,既像是對大河正義道歉,又像是對海下的那些亡靈道歉。
“你能召喚誰?”松島幸八給出的確定答案讓大河正義心頭猛的一跳,根據他的記憶,這裡的海面下正好有一艘堪稱曾經曰本海軍象徵的鉅艦。
就在這時,海水好像滾沸一般的翻騰起來,一頭鋼鐵巨獸猛然間掙脫牢籠,重見天日!
“那是,武藏!”大河正義望著破開的海面,心神巨震。
==========================
PS:松島這卷的創意是來自腳腳以前就想單開的一本書:《不屈的艦隊》。《不屈的艦隊》中的大概設定是主角遊歷世界,召喚那些海戰失敗方的艦隊,幫助他們再戰五百年,比如甲午、日德蘭什麼的,當然也包括這章的原型萊特灣海戰。不過怎麼說呢,畢竟近代申國海軍太弱了,唯一能召喚且稍微拿的出手的屬於己方的艦隊就只有北洋水師了,其他國家的艦隊召喚出來也沒有什麼歸屬感,總覺得帶著一堆外國人打外國人沒有發自心底的激情,所以當時就放下了。直到今天,終於把《不屈的艦隊》融合在了《神言》裡。(《神言》以後的章節裡也有很多腳腳想單開結果因為各種原因放棄的書,都是類似這卷一樣的融合進來。)
PS2:武藏的確是沉在菲律濱的,不過腳腳在書裡將確切地點模糊化了,《神言》裡很多國家地名歷史事件等等大多都似是而非,這麼做有些是為了更好的配合故事發展,有些是本來就刻意迴避,所以這方面和歷史有出入也是正常現象,大家就不要太計較了。另外也不算劇透,那就是《神言》中很多東西和歷史現實對不上號的情況在後續情節裡是可以自圓其說的,在腳腳的計劃中,《神言》前兩百萬字的情節對全書整體而言只是鋪墊,後邊才是真的宏大,這些似是而非的現實歷史為後續劇情所用,到時候不僅會有合理解釋而且也會成為推動劇情的主軸。好了,說多了可能真的會劇透,就到這裡吧。以後在有類似的問題,腳腳就不重複了。o(∩∩o
PS3:多說一句,原本腳腳說《神言》300萬字,按照現在進度來看遠遠不止,這次腳腳要寫個超長篇!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