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張凡的選擇低調,袁林則主動變得高調起來。
剛剛開學,他就以“勝林教育創始人”和“青木大學大一學生”這兩個身份活躍於各個訪談欄目,只要是記者的採訪,他都來者不拒。
更是在不久之後,他就讓空虛的網民吃到了開年後的第一個瓜。
在一檔訪談欄目上,袁林公開指責企鵝公司利用其在社交領域的壟斷地位,扼殺了國內網際網路企業的創新動力。
“勝林教育現在面對的最大的困難就是來自企鵝公司的抄襲,我們每出一樣創新措施,他們立馬就超了過去,然後利用企鵝聊天帶來的巨大流量,反而讓我們無法再前進一步。”
畫面裡的袁林一臉憔悴,不修邊幅,說這話是的語氣更是流露出深深地無奈。
這個訪談一經播出,絕大多數人都毫無例外地選擇支援他以及他的勝林教育。
青木大學裡也有人在學校論壇號召大家團結起來,共同抵制無惡不作的企鵝公司。
因為袁林本來就是青木大學的學生這個主場優勢,響應者有不少。
面對輿論的壓力,企鵝教育的負責人周明不得不專門出來澄清。
“大家對於我們的誤解很深,企鵝公司是一家以創新為本的網際網路公司,我們的線上教育模式也沒有抄襲勝林教育,反倒是對方現在新改版的主頁,其中新增加的線上直播和打賞都跟我們的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他也是一臉無奈,按道理來說明明是對方在跟著他們的步子走,結果現在反倒被倒打一耙。
只不過因為有先入為主的主觀意念,周明的這一番話並沒有得到正面反饋,反而起到了火上澆油的效果。
在吃瓜群眾看來,企鵝公司這明明死鴨子嘴硬,胡攪蠻纏。
於是輿論的天平更向著袁林以及他的勝林教育,這時候也有知名專家出來批評企鵝公司完成壟斷後的危害性,和對它霸道的不給其他小公司留活路的做法表示不滿。
整個二月份,網際網路最熱的話題無疑就是勝林教育與企鵝教育的撕逼。
=
只是這件事張凡並不知道,他的閒餘時間基本上都是跟江瀾清和白雪呆在一起,這時的他自然沒心思去關心網上的事情。
況且開年後的他一直很忙,王佳佳帶回來的人才他要跟他們進行深入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理念闡述給對方,好讓人家能夠有一種正在參與到一種偉大事業中的責任感。
有些套路雖然俗套老舊,但是還是有用,之前一直進度緩慢的晶片研發,在有了梁本松這位曾經在AMD工作過的大拿加入之後,也有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對於系統這種人性化的設計,張凡除了無奈,便只剩下無奈了。
月底,在聽到劉妍八卦起勝林教育和企鵝教育打嘴炮這事情後,張凡一邊揉太陽穴,一邊嘆氣道:“看來我也低估他了。”
他預想中企鵝教育完成對勝林教育碾壓的場景並沒有出現在,雙方現在反而陷入了焦灼狀態。
企鵝教育有流量和金錢,勝林教育有輿論支援和錢。
兩者之間像是提前上演的滴滴與快滴大戰,為了不讓雙方握手言和,張凡不得不抽出經歷給馬華騰送上一記靈丹妙藥。
其實這也不算是他送的,只是把未來人家的先進經驗拿到現在用。
馬華騰本來內裡已經有了跟勝林教育化干戈為玉帛,兩家合併共同壟斷市場的打算,這一下也徹底絕了這種心思。
如果能吃獨食,誰願意跟其他人分享呢。
他是資本家,是代表著資本的利益,更是如此。
=
時間來到三月,企鵝教育吹響了反攻的號角,推出了“老使用者拉新使用者”計劃,同時提高了對創作者的獎勵,以及跟知名教授和優秀老師簽訂獨家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