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銀看了蒲生氏鄉的斯波忠基金財政分析報告之後,聖顏大悅,笑道。
“石田三成很不錯,高田陽乃很不錯,她們是在用心做事。
氏鄉,這下改制斯波遴選,擴充斯波編制之事,你該有些信心了吧?”
蒲生氏鄉這會兒心情大好,忍不住開玩笑道。
“豈止是有信心,我已經計算過,斯波忠基金照現在兩成增速發展,四年後本金就能翻倍,就算增速降低到一成,七年也能翻一倍。
一百萬石變成兩百萬石,四到七年多出一百萬石糧票,不怕聖人您笑話,我這口水都流下來了。”
義銀指著她笑道。
“所以呢?你想吃大戶?”
蒲生氏鄉肅然道。
“我想,把斯波遴選的試點一次性擴大到所有確定性的親斯波勢力範圍,包括關東三強藩,西近畿等地。
當然,三大斯波領的考編名額最多,試點區域名額佔多少比例,還得看訊息釋出之後各方反應。
另外,臣下懇請聖人,允許斯波義士的直系子孫參與斯波遴選,以為聖人恩科。
三年之內,初步完成斯波遴選改制試點,初定每年對外發布一千名額,三年三千名。
當然,實際增長編制不止三千名,有功之臣的敘功名額另算。我希望三年之內的新增名額,儘量控制在五千之內。”
義銀的手指在案牘上敲擊,思索蒲生氏鄉的建議。
蒲生氏鄉所言確定性的親斯波勢力,其實就是生了神裔,和聖人有意賜予神裔的那些外藩。
例如關東的上杉,武田,北條,又如近畿的細川。
這些武家大名已經明確表態,主動融入斯波神權,並得到聖人恩賜神種,誕下神裔的機會。
理論上,她們未來都是斯波神權的一部分,她們下屬的姬武士團遲早會成為斯波家臣團的一部分。
既然遲早是一家人,那麼斯波遴選對外開恩,就從她們的領地開始,這樣也不怕肥水落得外人田。
林信勝希望斯波遴選是面向天下所有武家的公平考編,但現實是斯波家還沒有奪取天下,沒辦法那麼大方。
即便聖人有這個心懷天下的志向,蒲生氏鄉也得考慮平衡斯波家內部姬武士的想法。
例如外來姬武士參與考編的人數佔據總人數的比例是多少?會不會因為太過寬容,反而讓外人大量佔據斯波編制。
一年一千編制,三年三千編制,如果不對外招名額加以限制,萬一出現大部分錄取姬武士是外人的事,那可真是笑不出來。
一方面,外人畢竟是外人,在天下統一尚未成功之前,姿態歸姿態,還是要防著敵對勢力搞破壞,不能太相信外人。
另一方面,畢竟是內外有別,斯波家臣團也需要安撫,總不能冷了老臣功臣的心。
所以,蒲生氏鄉才會主動提及控制外招的比例,以及留下二千名額給功臣。
功臣嘛,自然是幫主君打仗的斯波家姬武士。
五千斯波編制裡留下二千功臣名額,實際上就已經確定了百分之四十的名額屬於斯波姬武士團,這樣做也提高了內部的主觀能動性。
再加上外招名額的試點放在屬於未來神裔的外藩領地,這些地方武家事實上就是未來的斯波臣子。
這麼一來,聖人心懷天下,斯波遴選面向天下英才的名氣是打響了,而實際上的範圍也得到控制,不至於讓外人反過來滲透斯波家。
但這麼做的話,顯得有些小家子氣,讓義銀有點猶豫,問道。
“這樣一來,與內部遴選也沒多大區別,外人依舊得不到考編的機會,是不是太假了一點?”
蒲生氏鄉鞠躬道。
“聖人仁義,但斯波忠基金的本錢還是不夠厚實,斯波遴選改制的步伐不可邁得太大。
三大斯波領五十萬石,關東近畿那些個親斯波外藩數目更大,光是關東三強藩上杉武田北條三家,下屬領地就有三百萬石。
如果一次性全面放開,斯波編制名額不夠分呀。
我想先有限放開,允許斯波領居住者,和外藩領地居住者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