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室內坐著三人,檀香嫋嫋帶出世外佛思,使得心靈寧靜。
義銀坐在主位上聽長覺法師說禪,一邊的陪客是天覺法師,也就是北畠具教。
北畠家乃南伊勢名門,世襲伊勢國司,是伊勢名義上的統治者。
武家政權的主體是三氏族,其一為源,其二為平,其三為藤原。
源平兩氏是天皇子嗣外放,冊封臣籍,賜予姓氏。藤原氏,則是公家的首領。
千年之前,藤原氏起於天皇外戚,世代與天皇聯姻,以關白攝政為名架空天皇,以公卿之身統治天下,史稱攝關政治。
藤原氏發家之後,子孫延綿,後世分支主要有四支分家,在朝廷和地方都有勢力。
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屠滅天皇朝廷,覆滅神道教,卻無法根除地方上的藤原氏分家,因為她們已經和地方武家親密結合在了一起。
最終,足利幕府只能承認這些藤原氏的武家身份,而地方上的藤原氏主要來自兩支分家,分別是藤原北家與藤原南家。
也就是說,足利義滿覆滅天皇公家之後,留下的藤原北家與藤原南家,就是武家化的公家。
而反過來,源氏也並非全是武家,也有公家化的源氏,北畠家的本家就是其中之一。
北畠家源於村上源氏中院家庶流,村上源氏屬於源氏二十一流之一,也是血脈身份最尊貴的源氏。
而幕府將軍所屬的河內源氏來源於清和源氏,因為清和天皇時期外放臣籍的子嗣最多,反而沒有村上源氏來得尊貴。
但人多也有人多的好處,出身清和源氏的河內源氏世代出武將,最終成為武家棟樑,建立起屬於武家的政權。
原本的源氏長者是由村上源氏擔當,可耐不住河內源氏嫡流有本事,天下都給奪了,源氏長者的名分自然也就拿走了。
北畠家這一支村上源氏中院家庶流,是公家源氏不多見的武將。
在足利幕府初期覆滅天皇朝廷的戰爭中,北畠家讓足利將軍吃了不少苦頭,最後還是寡不敵眾,被迫降服。
北畠家也的確有本事,足利幕府不想多生事端,乾脆把北畠家封為伊勢國司,成為武家政權中少有的朝廷公職,也算是化公為武了。
到了北畠具教這一代,北畠家依然戰力不弱,統一南伊勢,覬覦北伊勢,嚇得北伊勢武家投靠當時強大的六角家,尋求庇護。
可人算不如天算,六角家與北畠家在伊勢國爭霸,誰知道尾張國出現了一個怪物織田信長。
織田家迅速崛起,幹掉了六角家,入侵南伊勢,北畠具教無奈降服,迎入織田信長的妹妹織田信包為繼承人,改名北畠信包。
原本按照武家傳統,北畠家跪舔成這樣,血脈都可以換成織田家的人,只求保留家名,事情也就到此為止了。
可偏偏北畠信包不當人,硬是要破壞規矩,想把已經隱居的北畠具教和她的兩個女兒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兔子急了都知道咬人,何況是北畠具教這位劍豪。
原本北畠具教想要拼個魚死網破,但她想起好友武田信虎離開之前,曾經勸過她,一旦織田家不留餘地,可以找斯波聖人說理去。
北畠家按照武家傳統徹底臣服,織田家卻要破壞規矩,殺人奪地,不符合武家義理。
斯波聖人是武家義理之化身,自然會主持公道。
結果就是斯波義銀出面,把北畠具教的兩個女兒收為小姓庇護,北畠具教則到興福寺出家,法號天覺,總算是保全了北畠家的血脈。
北畠具教感激涕零,在斯波織田開戰之時教唆伊勢武家騷動,使得北畠信包始終無法支援織田軍,事後惹來織田信長的暴怒重罰。
真正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