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上可以嘗試把房產與戶籍掛鉤,我聽聞堺港的高田大人執行斯波地產,亦是如火如荼。
高田大人向近畿斯波領城下町買地,然後賣給外藩姬武士,並承諾保護她們的產權,讓鬥爭失敗的購買者有個可以安享晚年的地方。
近畿斯波領既然願意透過高田大人賣地,為何不乾脆自賣戶籍,每次斯波遴選付出幾個名額,給有財力的外藩姬武士一條終南捷徑。
考上編制的外藩武家,自然會被緊緊捆綁在戶籍所在的斯波領,就算同心眾想要用她們滲透地方,效果也會很差。
因為這些人的利益已經被深深捆綁在地方上,她們要靠房產養老,靠房產考試,怎麼可能和同心眾一條心對付地方上的自己人?
而出售戶籍的金額不如學習高田大人的拍賣之法,儘可能增加地方收入,補貼斯波領自己武家,緩和因為斯波遴選改制造成的不滿。
我相信聖人也會理解,也會支援這種減少矛盾摩擦的做法。”
前田利益思索著緩緩點頭。
使用者籍繫結地產,就是繫結了地方的教育和養老權益,再加上斯波編制的福利,長期收益豐厚。
被捆綁的姬武士自然要考慮更多的未來,不可能一頭腦熱就跟著蒲生氏鄉轉頭對付地方。
就算姬武士不考慮自己,也要考慮下一代的教育和養老問題,自然就會下意識替地方利益考慮,不會被同心眾集團牽著鼻子走。
而站在聖人的角度,戶籍捆綁能夠讓地方上得到更多收入,補貼因為斯波遴選而利益受損的斯波領地方武家,緩和她們的不滿情緒。
而購買戶籍的冤大頭,她們的指望是更容易透過斯波遴選,考上斯波編制,這類外藩武家自然是家底豐厚,不在意多花點錢糧辦事。
聖人,斯波領,外來者三方都得到了好處,三方都會感到滿意,堪稱三贏。
前田利益不禁鼓掌喝彩。
“好一個戶籍換資格的陽謀,的確是個好法子。
那麼,其二呢?”
林信勝微笑道。
“其二嘛,就是屬於您個人的優勢了。
管子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個不斷投入的過程。
聖人如果有心改制斯波遴選,天下武家必然趨之若鶩,但這改制中新增的儒學經典,島國又有幾人說得明白?
四書五經要從天朝進口,本土也要招人制版印刷,有了書籍還需要老師教授,千頭萬緒談何容易?
我敢斷言,這斯波遴選的前十年,必然是一個從易到難的過程。越早考試越簡單,越容易透過,而誰掌握了知識,誰就能先人一步。
前田大人,您是斯波家臣中的第一文化人,在京都文壇亦是交友廣闊,結交文人雅士無數。
斯波遴選改制一事,您已經第一時間得到實信,有心算無心,快人一步,甚至數步都不難。
您若有意蒐集儒學經典翻版印刷,聯絡儒生教授學業,我願為您引薦一二,您看可否?”
前田利益越聽越歡喜,嘴角忍不住上揚。
她喜好文化,總被母親埋汰為不務正業,這一次,文化喜好竟然成了她的優勢,真是萬萬沒想到。
武家教育並非重武輕文,只是文科偏重於實用,例如文書,計算,地理,水利等等與武家統治息息相關的內容。
在清苦內卷的武家社會,所有的學習都必須是有的放矢,必須是對日後有用的本事。
像和歌,猿樂,茶道等與領地治理,軍事戰爭無關的學問,大部分武家是沒有多餘資源去浪費去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