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遊戲競技>不一樣的日本戰國> 第1763章足尾銅山的美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63章足尾銅山的美夢 (2 / 3)

以我親自勘察的結果,礦脈裸露在外是地龍翻身之威,只怕礦脈不止一條,整座山很有可能都是銅的。

山中寶物無主,既然是我斯波家發現的,自然歸屬斯波家所有。

臣下懇請聖人派兵佔據足尾銅山,開山鑄錢,如果真如我所料之豐厚,此銅山不單單能填補水利建設所需,還能成為您的聚寶盆。”

義銀吸了一口氣,重複道。

“開山,鑄錢?”

伊奈忠次鞠躬道。

“嗨!自天皇朝廷鑄造乾元通寶之後,島國已經有六百年不見新的官錢。

足尾銅山的礦石質地極佳,開採成本很低,非常適合用來鑄造優質銅錢。

雖說關東缺乏相關工藝,但堺港商業興隆,我們可以高價求購工藝,請大師傅過來。

只要能夠造出高質量的銅錢,足尾銅山就能成為聖人的聚寶盆,為聖人源源不斷提供新的資金。”

義銀點點頭,還真有些動心。

與大多數人想的不一樣,其實島國在農業時代並不缺金屬,島國只是缺乏工業時代的少雜質礦石。

在這個火山島上,地震不斷,地龍翻身的結果是災厄四起,也把地底的金屬礦脈不斷往地表擠壓。

金,銀,銅,甚至到處可見的生鐵,可以說是遍佈島國,只是火山島的性質所在,多是不純礦石。

島國真正缺乏的是提煉工藝,因為技術落後,黃金成了最容易鑄造的金屬貨幣,其次是白銀。

因為金銀的化學性質穩定,容易提純,銅鐵礦石中附帶的雜質太多,需要比較高的工藝,島國做不好,成本很高。

最後的結果,就是造不如買。

自己鑄造銅錢很虧,不如直接從大陸進口,進口成本反而更低。

天朝其實也缺銅礦,優質銅礦在雲南,難以開採。

又因為天朝工藝出眾,銅錢精美,周邊各國都愛用天朝銅錢,導致天朝自己銅錢不夠用,苦於流通不足,所以一直嚴禁銅錢外流。

但天朝的茶葉,絲綢,瓷器,棉布等商品,都是古代的高科技產品,對外貿易是供不應求。

內外流通的吞吐量大,只是透過貿易和走私流出來的零星銅錢,就足夠貧瘠的島國內部交易所需。

所以,在十世紀天皇朝廷最後一次以官方統一鑄造了乾元通寶之後,官錢就斷了檔。

島國內部流通以宋明銅錢為主,現在的主流銅錢是永樂通寶。

島國自己地方私造的銅錢因為技術不過關或刻意貪婪,摻入雜質太多,只能淪為劣錢,價值很低。

島國人都喜歡永樂通寶這樣的天朝銅錢,所以在堺港,渡來錢甚至成為了一個賺大錢的貿易專案。

在島國內部是金賤銅貴,堺港商人對天朝出口金銀,甚至直接出口銅礦,換回天朝銅錢就是大賺。

高田陽乃手下的今井宗久便是以此發家,成為堺港排名前三的大商人。

因為提煉技術落後,所以島國人如果想要自己鑄造優質銅錢,只有找到高質量的銅礦。

可是火山島的地震和噴發雖然不缺礦物,但各種礦物雜質混合在一起,除了金銀那種化學性質穩定的礦石,銅鐵之類的提煉都很難。

找銅礦簡單,但要找高質量,可以直接鑄錢的銅礦並不容易。

如果能夠找到一條高質量的礦脈,再從堺港請來島國可以找到的技術最好的工藝師傅,也許還真有可能成功。

而且,看伊奈忠次信心滿滿的樣子,她找到的好像不止是一條礦脈,而是一座銅山。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