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如果是在和平年代,中山道和北陸道綁在一起,都打不過東海道,東海道才是關東關西物流的核心通道。
而北陸道商路的興盛,完全是建立在東海道的戰亂之上。
高田陽乃當年為了開拓北陸道商路,還在堺港與行走東海道的商隊鬥法,花錢誘使商隊走北陸道。
之後倒好,東海道戰亂不止,沿途危機四伏,連狗都不走,何況是膽小怕事的商隊。
北陸道商路從一開始的三十萬貫做起,五六年功夫做到現在幾乎拿下關東關西全部物流的五百萬貫,真是託了東海道亂局的福氣。
而現在,德川家康卻在義銀面前慷慨陳詞,希望義銀幫忙穩定東海道局勢,重開東海道貿易。
斯波家的經濟利益都在北陸道商路,重開東海道貿易,這不就是砸自己的飯碗?義銀怎麼可能答應呢?
義銀看向德川家康,覺得她真是有趣。
先是給了自己一個對武田家北條家不利,只對德川家有利的方案,現在又提出重新打通東海道商路,等於是和北陸道商路搶生意。
德川家康的方案,一個比一個離譜,義銀都懶得說話了。
比起義銀,德川家康更清楚自己說的話意味著什麼,因為她常年呆在東海道,思索更深,更長遠。
“聖人,在您的慈悲為懷下,這天下終究是要太平的。
東海道不可能永遠亂下去,北陸道不可能一直吃獨食,與其坐等問題出現,不如主動安排,對北陸道商路,對斯波家,有利無害。”
義銀眼中精光一閃,點點頭。
“你是怎麼想的,具體說說。”
德川家康恭謹道。
“斯波家對北陸道商路的開發,令外臣歎為觀止,外臣也換過斯波糧票,買過北陸道商路股票,甚至派家臣去近畿斯波領拿過一塊地。
我對斯波家的經濟開發,是非常敬佩的,近畿斯波領正如世外桃源,亂世之外的天堂一般,令外臣羨慕不已。
但北陸道先天不足,且不說一向宗起源於北陸,一向一揆肆虐日久,影響深遠,不利陸上行商。
就算織田殿下能夠徹底剷除加賀越中的一向一揆影響,北陸道的風雪也是難解的問題。
早先就有渤海貿易,北陸道沿岸港口最早能夠追溯上千年,但至今都沒能做大,就是風雪的緣故。
但東海道不一樣,東海道的冬天比北陸道溫暖,不妨礙行商。
不管是陸路還是海路,東海道都比北陸道好走,還有濃尾平原和關東平原兩塊富庶之地消化商品。
再加上伊勢灣,三河灣,伊豆灣這些連綿不絕的優良港口網,東海道的條件比北陸道優秀太多了。
我敢斷言,一旦天下太平,北陸道與東海道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北陸道商路必然衰弱,東海道商路必然振興。
如果斯波家不能未雨綢繆,那麼建立在北陸道商路上的糧票,股票,商業信用,只怕會受到嚴重衝擊。
到那時候,聖人豈不為難?”
德川家康看了眼義銀,沒有再說下去。義銀緩緩點頭,知道德川家康後面忌諱沒說的是什麼。
義銀也沒想到,德川家康竟然會這麼耐心,親自體會了一把糧票,股票,地產的金融體系。
這個中古時代的武家大名雖然對金融懵懵懂懂,但她透過自己的聰慧,已然發現了斯波家在經濟上嚴重依賴北陸道商路的隱患。
北陸道商路很重要,但如果北陸道商路的興旺和義銀的政治理念出現分歧,義銀該怎麼選?
德川家康的意思很明確,同等條件下,北陸道商路競爭不過東海道商路,所以義銀如果想死保北陸道商路,就只能讓東海道亂下去。
可是,義銀的政治理念,宣揚的斯波新思想,一直是停止內耗,和平發展,重建武家天下的秩序。
如果他嘴裡喊著和平,暗地裡卻為了北陸道商路利益,不斷煽動東海道動亂,豈不是成了二皮臉?
某些不要臉的黴國可以說一套做一套,為了自己的利益,恨不得讓全世界陷入動盪。
但是,義銀不能這麼做啊!
他的政治根基是神道,神權可以慢慢腐朽,但神靈本身必須是光偉正,是眾望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