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銀走進建仁寺本坊中庭,只見庭中立石,周遭佈滿紅葉樹,景緻甚是美麗,他不由對身邊的明智光秀說道。
“我錯怪你了,確實是美景。”
明智光秀微笑不語,一旁配侍的蒲生氏鄉聽到義銀誇獎明智光秀,面色冷冷冰冰。
津多殿到訪,庭院內外早已佈滿了同心眾姬武士。建仁寺眾尼惴惴不安在中庭等候,也不知道斯波義銀突如其來,所為何事。
如今見著真人,一群肥頭大耳的尼姑連忙走上前來,作揖行禮,山呼聖人。
義銀搖頭苦笑,論起不要臉,還得看佛教諸尼。
幕府武家喊一聲聖人,還要扭扭捏捏半天。尼姑們喊起來卻能夠面不改色,果然是常青不倒的變色龍。
這些衣著華麗,生活優越的大尼姑,都是出身高貴的名門後裔,被送到寺院中生活,反而是躲過了亂世刀兵紛亂,也是命好。
義銀寒暄幾句,就把這些大尼姑給打發了,隨後看向明智光秀,問道。
“你不會真是帶我來賞紅葉的吧?”
明智光秀微笑道。
“君上,眼前美景難道不值得一觀?”
義銀看著明智光秀笑而不語,明智光秀剛才受過雨露,這會兒還在順著大腿往外流,如何招架得住義銀這般嗔態。
“君上,請隨我來。”
素白的沙石鋪滿庭院,掃出枯山水,此處無水似有水。義銀跟著明智光秀一邊走過長廊,一邊觀摩兩邊美景。
明智光秀微笑道。
“君上請看,這前面的禪房,據說曾經是一休大師住過的。”
義銀問道。
“哦?就是重建大德寺的那位一休大師?”
明智光秀點頭道。
“君上英明,正是那位。如今這禪房也是教室,用於教授稚女。”
義銀點點頭。
武家教育以大小兵法為主,文化禮儀則是請公卿,神官,尼官教授。
自從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屠滅了天皇朝廷之後,公卿神官俱亡,想要學文化就只剩下佛教這個獨苗。
武家但凡日子過得去,就會把孩子往領地內的寺院送,可以多學點文化。
古代的書籍珍貴,即便有印刷術推廣,大多數人也是學不起文化,當不了文化人的。
即便是統治天下的武家集團,中下層能夠學個書寫,懂個算數,就已經很不錯了。
如果想要接受更多的文化教育,就只能來寺院當稚女,類似南蠻教的教會學校。
在佛理薰陶下,大多數稚女最終會選擇出家,成為島國新一代的文化人。明智光秀所說教授稚女的禪房,就是這樣一個教室。
義銀看向前方的禪房,不禁產生一絲好奇。明智光秀要帶自己見的,難道是一位稚女?
如果是,那又是一位什麼樣的稚女,竟然能得到明智光秀如此看重,拐彎抹角把自己這位高權重的津多殿請來,觀之一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