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單純是錢糧的事,最多就是手下人手腳不乾淨。所以,她們幾個都不會送假資料過來,頂多是模糊或者遺漏,沒必要深究。
但三地斯波領與關東侍所奉行所的財政資料,那就不一樣了。
不說高階武家之間相互的利益輸送,政治交易,單單說起軍事預算,那就是滿滿的貓膩。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軍中姬武士拼死拼活,不就是為了重賞?這軍事支出從來都無法細究,明白重金之下必有勇婦的道理就是了。
義銀的確想要完善家中法度,但那也得一步步來,讓重臣們有個適應的時間,慢慢把一些不好的習慣改過來,把過往掩蓋掉。
如果這些資料現在就送過來備份,那等於是將把柄送來問注方,誰還能安心做事?
三地斯波領的代官可以是高風亮節,兩袖清風,但跟著她們混飯吃的部眾也都沒問題嗎?
還有軍方那些大佬,誰沒做過一點越界的事?
就說真田信繁那個山猴子,整天想著佔關東侍所的便宜,給真田眾搞福利,她就第一個經不起審計清查!
但查出來有問題又怎麼樣呢?義銀還能為此剝奪她的領地,讓她滾蛋別幹了?還是罰她的錢糧,讓她帶著手下受窮吃糠?
義銀好不容易籠絡了滋野三族,藉助真田信繁拿下西上野之地。雖然過程不是很愉快,但畢竟是擴張了斯波家在關東的勢力。
為了一點錢糧的事,就要自己打自己的臉,收拾自己的親信,逼得地方部眾心懷不滿,義銀腦子壞了嗎?
如果井伊直政真把這些地方大佬,軍方大佬逼急,義銀是揮淚斬馬謖好?還是飯腐永遠在路上好?
井伊直政的心思是好的,人也很聰明。她看出義銀同意建立問注方就是要收緊監督權,她也願意為義銀去衝鋒陷陣,不顧自身前途。
但義銀不需要她這麼做,治大國如烹小鮮,有些事急不得,只能是徐徐圖之。
義銀是開創家業的第一代家督,威望崇高壓得住家中那些鬼魅魍魎一般的小心思,他還年輕,有時間慢慢玩,沒必要搞得太難看。
就像是李世民可以允許手下驕兵悍將得以善終,朱元璋卻只能舉起屠刀幫後人拔除雜草。
年紀的優勢,真的很重要。
只要開國之君自信能用壽命熬死開國元勳,許多麻煩就不是麻煩,沒必要搞得鮮血淋漓。
島國比起天朝,體制也不一樣,更不能學天朝帝王那樣決斷。天朝集權,島國封建,義銀又沒有譜代老班底,根基更淺薄。
對他而言,最好的辦法就是先用斯波忠基金建立起相對忠誠的斯波編制體系,再用鳩佔鵲巢之策種下血脈子嗣的緊密整個家臣團。
左手斯波忠基金,右手鳩佔鵲巢的義銀,他不需要把斯波家臣團收拾的太狠,反而要適當寬鬆,體現自己仁義之君的形象。
但是,井伊直政這丫頭並不知道鳩佔鵲巢之策。
她認為以北陸道商路對斯波忠基金提供長期年金的重要性,為了斯波家業穩固,就必須加強對北陸道商路的監督管理。
她的這份忠心,義銀很感動。
他甚至覺得日後可以考慮讓井伊直政加入,成為鳩佔鵲巢之策的一部分,以回報她對自己的深情。
但此時此刻,義銀卻不能告訴井伊直政。
老子要在女尊世界開逆後宮,斯波忠基金的鐵桿莊稼只是過渡時期,最終斯波家的長治久安還是要依靠血脈子嗣。
所以,他對於井伊直政表現的過於熱心與忠誠,只能是潑冷水,對問注方的職權範圍劃定限制。
井伊直政對義銀的做法,也的確是不理解,她還要鞠躬懇請,堅持自己的意見。
“君上,我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