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遊戲競技>不一樣的日本戰國> 第1252章重拾的信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52章重拾的信心 (2 / 3)

年金髮放後,斯波家的家臣團根本沒有力量抗衡斯波義銀。因為武家的力量來源於土地,她們必須榨取土地價值,充實軍需。

而斯波義銀屬於那種,你給我磕個頭,我就給你發錢的傻老大。在東里這些地頭的心裡,未必沒存著,人傻,錢多,速來的小心思。

可要是這筆錢糧多發幾年,讓所有基層姬武士開始把這筆錢糧當成自己應得的長期收入,產生依賴,那就誰都別想再奪走!

福利好發不好收,斯波義銀不可以,那些反對斯波義銀的人,更不可以!

只要斯波義銀說一句,有一個事會影響斯波忠基金收益,影響大家的年金,你猜基層姬武士是個什麼反應?

斯波忠基金是一把雙刃劍,利用超越時空的福利體系,緊緊綁住了整個斯波武家集團。

但斯波忠基金也不是萬能藥,它有兩個很嚴重的缺點。

其一,斯波家的領地一旦擴張過度,斯波忠基金是否有足夠的財力覆蓋年金數量的上漲?

這就是義銀默許明智光秀,繼續搞鳩佔鵲巢之策的根本原因。

世界上沒有永遠上漲的基金,斯波家的穩定,最終還得依靠武家傳統的血脈子嗣來傳承。

其二,斯波家的年金是否能購買到足夠的糧食,發放糙米?

島國內部的市場價,一貫銅錢等於二石糙米。但這個價格,從來就不準。

銅錢分好錢劣錢,糧食有歉收豐收。斯波忠基金賺到的錢,怎麼能長期保持穩定的收購價,購買到足夠的糧食,這是一個大問題。

貨幣說到底是物資的兌現,沒有強有力的錨定,波動的物價足夠摧毀斯波忠基金建立的穩定忠心。

同樣的銅錢,在不同年份買到的糧食數量不一樣,怎麼做預算?

明朝發行的寶鈔失敗,讓位給白銀。最後張居正改革,一條鞭法變相承認了銀本位。

為了換取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西方人不斷向大明輸入全球的白銀,導致明朝通貨膨脹爆炸。

當時天朝的金銀比是1比6,歐洲的金銀比是1比18。

經過幾百年的時代變遷。

天朝佔據全球百分之七十的白銀,銀本位成為明清經濟的根本。

而西方沒有足夠的白銀,卻擁有全球百分之七十的黃金,最終搞起了金本位。

在島國,義銀可沒本事建立真正意義上的金銀本位,調控物價。最適合島國現狀的就是石高制,也可以看作一種原始的糧本位。

但義銀手中只有二十萬石領地,他沒有足夠的糧食搞糧本位,只能利用壟斷物流的托拉斯企業,斯波忠基金,來獲取大量的銅錢。

透過斯波忠基金賺取銅錢,再從武家大名手中換取糧食,傳送年金。

這個經濟迴圈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隱患,義銀無法保證銅錢能夠換回足夠的糧食。

但義銀又不能直接發錢,大量的銅錢不是二十萬石領地可以承受的,最後的結果只會把領地內的糧價炒上天。

穀賤傷農,這個結果違揹他讓利收買人心的本意,甚至可能造成暴亂。

所以,斯波忠基金其實並不好搞,需要更多的手段去最佳化。

但今天,看到地頭們為了斯波忠基金的年金,竟敢大膽攔路請自己過來做客,義銀又有些欣慰。

對糧食的渴望,讓地頭們壓住了對領主的敬畏,這是一件好事。

只要義銀能夠保證斯波忠基金的穩定,斯波家基層的人心,就徹底把他拿捏得死死的。

義銀因為京都之事鬱悶的心情,忽然好了一些。

他不是明智光秀那種毒士,也不是上杉輝虎那種殺胚。他要用自己的辦法,更有尊嚴的活下去,並保護好自己在乎的身邊人。

義銀沮喪的心情終於有一些振奮,他想了想,對蒲生氏鄉說道。

“氏鄉,派人去問問尼子勝久和山中幸盛,南河內之地的戰事收尾,還需要多久?

如果事情差不多了,就交給下面人,讓她們回來多聞山城見我。”

“嗨!”

遊佐信教已死,南河內武家被討伐軍四面八方的圍攻嚇破了膽,畠山高政控制南河內之地應該沒有問題,差不多可以收尾了。

義銀又說。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