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入贅木下家,成為村裡地侍,算是有了姬武士身份。又趕上織田信長軍事改革,被拉出來當典型,被動得罪整個武家集團。
雖然她聽取竹中重治的建議,改苗字羽柴。一字取自丹羽長秀,一字取自柴田勝家,表示對這兩位織田重臣提攜的恩情,永世不忘。
但現實中,她還是舉步維艱,日子難熬。
蜂須賀正勝是織田信長派遣給她的與力,出身海東郡蜂須賀鄉,蜂須賀家是尾張土生土長的豪族。
作為上司的羽柴秀吉,還得花心思哄著她開心。這背後的艱難險阻,可見一斑。
一旁的竹中重治看著兩人意氣風發,手指墨俁城回憶當初,共情當初並肩作戰的日子,眼中閃過一絲對羽柴秀吉的讚許。
竹中家是美濃國不破郡大族,竹中重治曾經是菩提山城城主,正兒八經的萬石大名身份。
當初她與安藤守就合謀奪取稻葉山城,反抗一色義龍失敗,被西美濃眾拋棄。
不得已,她投奔織田信長,結果被打發到羽柴秀吉麾下當與力。
原本還有些憤憤不平的她,也是被羽柴秀吉的真誠所打動,慢慢習慣了自己的處境,真心為她出謀劃策。
這位羽柴大人也許是因為出身不好,察言觀色,體恤人情的本事近乎本能。在武家之間冷冰冰的利益交際中,簡直是一股暖心清流。
不論何時何地,她都能體諒別人的難處,誇讚別人的長處。即便是看她不順眼的柴田勝家,也很少為難她,畢竟伸手不打笑臉人。
只要織田信長還用得上羽柴秀吉,其他人就算想弄死她。看在她如沐春風的處世手段上,也會暫時忍一忍,不會在面子上太為難她。
可面子到底是面子,利益衝突才是根本,這賠笑的日子終究換不來未來的安全。
一行人繼續出發,往岐阜城前進。路上,羽柴秀吉終於忍不住心中忐忑,恭敬問向竹中重治。
“竹中姬,你說大殿這次召集我們評議,是不是又要有什麼大舉措了?”
對於竹中重治這位與力,羽柴秀吉一直是以禮相待。
她心裡很清楚,蜂須賀正勝與竹中重治兩人,是織田信長派給她的雙保險,以免她這個出身卑賤的僕役不懂武家規矩,被人玩死。
但比起蜂須賀正勝,竹中重治在羽柴秀吉心中的分量更重。
這不單單因為竹中重治出身更高,擔當過萬石大名。更是因為她才智過人,為羽柴秀吉指明瞭未來的道路。
這一年多,在竹中重治的建議下,羽柴秀吉改換苗字,討好丹羽長秀與柴田勝家兩位大佬,暫時混得還行。
特別是丹羽長秀,羽柴秀吉本就是她麾下的奉行出身,算是她這一派系的分支,也是諸多包容。
羽柴秀吉聽從竹中重治的忠告,和自家幾個小丫頭一起接受了她的武家教育。
一年多時間雖然不長,但她們過得卻很充實。武藝軍略文書算術,竹中重治將這些武家學識傾囊相授,雙方的關係亦師亦友。
但此時,雌伏多時的羽柴秀吉終於有些忍不住了。
她總覺得隨著尾張美濃兩國的穩固,軍事改革的順利推進,織田信長已經漸漸用不上她。
換而言之,羽柴秀吉對於織田信長就快沒有利用價值了。
這個覺悟讓她心驚膽戰,因為她非常清楚自己的主君,織田信長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功利,現實。
對於有用的人,織田信長可以慷慨大方到超乎常識。但對於無用的人,織田信長也可以殘酷到不念絲毫人情世故。
羽柴秀吉很害怕,當自己失去了利用價值,是否會被織田信長丟在一邊。
都不用織田信長把她打落塵埃,只需要不再關注她,就足夠讓那些對她充滿惡意的武家,找機會把她給弄死。
羽柴秀吉試探性的一句問話,讓竹中重治心頭一暖。
這一年多,因為竹中重治的建言,羽柴秀吉幾乎是放棄了所有的發展機會,以避免和尾張美濃兩國武家發生衝突。
不管是吞併東美濃的齋藤家基本盤,還是出兵北伊勢搶地盤,羽柴秀吉都沒趕上一口熱乎的。
這一切,都因為她貫徹了竹中重治的策略,韜光養晦,這讓竹中重治非常感動。
竹中重治有時候不禁聯想,要是當初安藤守就能這麼相信自己,婆媳兩人也不至於不戰而潰。
就為了羽柴秀吉這一份言聽計從的信賴,才讓流離失所的竹中重治下了決心,願意陪著這位出身卑賤的千石地頭,搏一搏前程。
竹中重治望了眼有些不好意思的羽柴秀吉,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