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銀不知道藤堂虎高的小心思,即便知道了也不會在意。
天下紛紛攘攘,不就是為了利益嗎?不念著好處,難道是貪圖仁義道德不成?
武家重利輕義,御下之道在於賞罰。
賞誰,賞多少,罰誰,罰多少。把握其中尺度輕重,才是最要緊的。
不能指望舔狗太多,有幾條忠心耿耿的已是大幸,還得防著忠犬反噬的可能。
絕大多數姬武士願意無視性別之分,當他這男大名的門下走狗,求得就是名利。
武家奉公恩賞,天經地義,雙方不過是各取所需。
義銀看了眼低眉順目,時不時偷偷觀察他,滿懷著期待的石田三成。
笑了笑,說道。
“既然藤堂姬舉薦,那就收下吧。
石田三成,以奉公人出仕,年祿三十石,隨我出使越後,你可願意?”
石田三成大喜,伏地叩首道。
“願意,石田三成拜謝殿下。”
她自知進不了精銳姬武士團,斯波同心眾。以義銀現在的身份,側近旗本也不是隨便許人的位置。
能得到奉公人的身份,跟隨義銀左右,石田三成已是欣喜不已。
義銀點點頭,說道。
“有馬嗎?”
石田三成回話道。
“稟主君,有戰馬一匹。行李也準備好了,就在廟後的馬上綁著。”
義銀不禁失笑。
“你倒是自信,以為我必然準你出仕嗎?
算了,好好奉茶吧,喝完還要趕路。”
石田三成繼續手上的動作,這次變得小心翼翼,不敢再有差錯,將茶水一一獻與三位大人。
義銀與兩人說話,一旁的上杉輝虎與上泉信綱始終沒有插嘴。
以她們的地位,根本不理會這種小事。
對石田三成來說改變命運的一刻,在這些大人物眼中,旁觀的興趣都缺缺。
稍息片刻,義銀又勉勵藤堂虎高几句,一行人騎馬出發。之後再無波折,一路奔向越前國。
———
天皇朝廷仿唐朝劃分行政區域,設定五畿七道,劃分六十六國。
日本多山,國土被山脈丘陵劃分成一個個小平原盆地,除近幾五國外,主要以山脈走向劃分出七道。
之後幕府得勢再次分國,亦有重新規劃行政轄區,例如關東將軍十分國等等。
但六十六國未變,七道的地理劃分依然被武家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