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銀一想,的確是這個道理。
足利義輝這個苦逼,手中只有五百足利馬迴眾是親軍,其他人馬都來自各武家。
武家是什麼德行?不儲存實力的傻子早死絕了,現在跟著幕府混的哪個不是人精。
六角家與淺井家在近江還有積怨要鬥,也不會為了將軍,把家中實力消耗在三好家身上。
如此,足利義輝真的沒法調動她們進攻,只能死守。
而三好長慶更慘。
十河一存死了,三好家的根基三國之一,贊岐國還不知道穩不穩得住。
土佐的長宗我部家正趁著近幾之戰,藉機向伊予國擴張。
她身上又釘死了武家之敵,佛敵的名頭看樣子也逃不脫了。
兩敵相加,世俗與宗教勢力都會藉機一揆,家中必然動盪。
她手上有三好家的五成戰力,但她敢損耗嗎?敢不敢用這些人馬去強攻幕府軍的防線?
實力削弱了,拿什麼鎮壓家中的一揆,震懾土佐的長宗我部家。
所以三好長慶一直想要用後勤壓垮幕府軍,讓幕府軍不戰自潰。
如今大和國站在幕府身後,興福寺百年積蓄供應軍需。這十幾天的後勤差距,被補齊了。
三好長慶與足利義輝,兩人現在是麻桿打狼兩頭怕,誰都不敢動手,妥協苟合的可能性就變大了。
這就是政治。發動戰爭的目的,是為了在最有利的時候結束戰爭。
如果做不到,那就果斷止損。
雙方既然都有意願止損,事情就好談了。
義銀想明白了,問明智光秀。
“那我們接下來應該如何向幕府軍供給軍需,才能支撐到雙方妥協。”
明智光秀說道。
“從山城國繞路,後勤遙遠,北大和農兵難以自給自足。
最好的選擇,是直穿生駒山脈,走山道抵達河內。
幕府軍以澱川為北,生駒山脈為南,構築防線。
穿過生駒山脈,就能直接供給軍需,路線短,這段山路也不太難走。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盤踞飯盛山城的安見直政。
飯盛山城立足生駒山脈,是後勤線上最大的破綻。
如果她被三好長慶說服,就能斷了我們的補給線。”
義銀冷笑一聲。
“那就幹掉她。”
明智光秀一愣,不習慣義銀現在的霸氣。
轉而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