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點點頭說:“不錯,火器是鄭愛卿開創,由他主持開發和改良最合適不過,鄭愛卿,你意下如何?”
在李隆基眼中,鄭鵬是開疆拓土、平叛撥正最合適的人選,因為火器的出現,大唐可以說輕而易舉把纏鬥了一百多年的吐蕃滅掉,從得知火器威力的那一刻,李隆基把火器和水泥都列為絕密,並花費了大力氣保護,而相關工匠,也派了不良人協同羽林軍從西域接回,回到長安後他們都在重重兵力的保護下繼續工作。
為了表示對鄭鵬的認可和尊重,李隆基還特地先徵求一下鄭鵬的意見。
軍器監?
這倒是一個閒差,就是管理軍匠,安時打造武器盔甲上交即可,有軍器監在手,以後自己想做些什麼都方便。
鄭鵬想了想,突然眼前一亮,向李隆基行了一禮,恭恭敬敬地說:“皇上,微臣有一個小小的要求?”
就知沒這麼順利,不過李隆基的心情非常好,聞言和顏悅色地說:“愛卿有什麼要求,儘管道來。”
“皇上,微臣有個請求,軍器監的日常主持工作,像日常管理、常規軍器的打造微臣不參與,不是微臣懶惰,而是微臣有一個思考了很久的想法想實現,當然,火器的研發微臣也會兼顧。”
又有新想法?
李隆基眼前一亮,面色更加和藹起來,笑著問道:“有新想法?這是好事,不知鄭愛卿有什麼新想法?”
涼得快、風來儀、腳踏車、水泥、白酒還有火器,這些都是來自鄭鵬的奇思妙想,不管鄭鵬出自什麼目的,都給大唐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不是給生活增添便利,就是為國防提供利器,一聽到鄭鵬又有新想法,李隆基當場就來了精神。
鄭鵬老老實實地說:“皇上,微臣從吐蕃回長安,一路上看到了很多風景,也注意到很多問題,其中對通行的問題感觸最深。”
“能發現問題是好事,繼續說下去,不用擔心,無論涉及誰,朕絕不輕饒。”
鄭鵬一聽,就知李隆基誤會了自己的意思,連忙解釋說:“皇上可能誤會了,微臣不是說有官員貪墨修路的款項或不作為,而是感到大唐的通行方式相對有些擠擁,特別是交通工具有些單一。”
“交通工具?”李隆基有些疑惑地說:“人們出行,不過乎三種方種,步行、騎馬或坐轎,對了,還有坐船,除了這些,鄭愛卿覺得還有什麼更便利的交通工具?”
思維跳躍得有些快,剛剛說軍器監的事,怎麼轉眼又說起交通工具,李隆基一時都轉不過彎,剛才鄭鵬說起通行的問題,還以為鄭鵬要彈劾哪個尸位素餐的官員呢。
李隆基說話的時候,鄭鵬腦裡出現一幕難忘的片斷:一列古樸的火車,火車是蒸汔模式,外面還有八匹馬在前面拉,火車上新上任的官員吃著美食、摟著美人,在音樂聲中風流快活,而這時山上出現了一夥土匪,土匪的槍法很準,用槍打斷馬的韁繩,然後逼停火車,殺人越貨。
這是後世一部名為《讓子彈飛》電影的情節,以誇張的手法給鄭鵬留下深刻的印象,從吐蕃回來的路上,鄭鵬再一次感受到大唐道路和運輸的不便,再好的官道,一下雨就是一片泥濘,最好的馬車,坐上幾天也顛簸得腰痠骨痛,那時鄭鵬就想要是大唐有火車、飛機和汔車多好。
高力士提議自己擔任軍器監卿,鄭鵬心裡一動:飛機和汔車科技含量太高,以大唐現在科技根本不可能實現,但是做一個簡易版的火車,應該不難實現。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