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安,不僅要拼家底,更要拼背景,有博陵崔氏作靠山,綠姝一點也不怕。
長安城實施夜禁,不解禁之前根本排不了隊,不過認識人就不同了,綠姝的人在半夜就開始排隊,那些武候一隻眼開一隻眼閉,誰都搶不過。
林薰兒嫣然一笑,高興地說:“不管能不能搶到頭柱香,來就是有誠心,佛祖會感知到我們的誠心,一定會庇佑我們的。”
雖說年紀很小就被賣到青樓,剛開始時林薰兒也怨恨自己的家人,恨他們為什麼那般恨心,隨著年紀的增大,特別是看到太多的人情冷曖,林薰兒的心境也變了,也想參加孟蘭盆法會,為父母祈福,也不知他們是否還在人世間。
也算報答他們的生育之恩。
要是出身大富大貴,誰會賣兒賣女?
“嗯,一定會保佑的。”綠姝很肯定地說。
說話間,馬車慢慢停下,很快聽到管家崔二在外面恭恭敬敬說:“夫人,大慈恩寺到了。”
兩女相視一笑,在小香和婢女玉桂的攙扶下,小心翼翼開始下馬車。
還沒下馬車,小香就興奮地說:“夫人,你們看,阿壽還真能幹,他排在隊伍的最前面。”
阿軍戰死沙場後,鄭鵬親自上奏摺,希望完成阿軍的遺願,把小香和鄭福夫婦脫去奴籍,脫去奴籍對奴隸來說是遙不可及的事,到了李隆基哪裡不過是一句話的事,小香脫去奴籍,成為自由身,可她還是到鄭府工作,侍候綠姝,說習慣了。
雖說小香一家根本不差錢,鄭鵬給了一筆足以讓三人衣食無憂的錢財,朝廷也重賞了鄭福。
綠姝抬眼一看,很快俏臉就有了笑意:站在大慈恩寺隊伍最前面的,正是綠姝派出的阿壽,跟在阿壽後面的是阿祿。
綠姝和林薰兒都要拜神上香,為了不讓後面的人有意見,特地派了二個人爭位置。
阿壽排著隊,不時搖頭張望,當他看到綠姝和林薰兒下了馬車,馬上高高舉起右手,興奮地叫道:“夫人,這呢,頭柱香搶到了。”
綠姝和林薰兒一起走過去,滿意地說:“不錯,算你一大功,回頭重重有賞,時辰差不多,寺門快要開了,換我們來吧。”
“是,夫人。”
很快,綠姝和林薰兒就站在隊伍的最前例,一會可以上第一柱香和第二柱香。
一想到的頭注香能帶給自己好運,佛祖和菩薩也就格外保佑夫君鄭鵬,綠姝的俏臉上就有了笑意。
就是不能見面,綠姝也真心希望鄭鵬好,平平安安,快快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