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內教坊內,聲樂飄飄,盛妝打扮的舞會在舞臺上翩翩起舞,宏大的舞臺、壯觀的排場,再加上訓練有素的樂官和舞者,宛如譜寫一曲盛世樂章。
“停!”坐在看座中央的李隆基突然有些暴怒地打斷。
“皇上息怒。”一眾樂官、舞伎嚇得臉色蒼白,一個個跪下認罪。
伴君如伴虎,宮裡的人都知李隆基的心情不好,前二天因為一道菜品不佳,御膳房的人都被打了板子。
李隆基餘怒未消地吼道:“下去,都給朕下去。”
“爾等還不退下?”從外面高力士適時發聲。
一眾樂官、舞伎有些狼狽地退下,高力士走到李隆基身邊,討好地說:“大家又是為西域的事犯愁?”
李隆基長嘆一聲,有些無奈地說:“西域之亂,如梗在喉,真是可惡,十萬雄師況竟不能保一方平安,朕要他們又有何用。”
西域流匪之亂,由最開始的治安事件演變成國際事件,不僅僅大唐臣民在觀看進展,很多邦國也在密留意這件事的進展,就在今天,大食的使者還主動在朝會上說,願意出兵協助大唐剿匪。
這不是幫助,而是一種變相的嘲笑,李隆基差點沒在朝堂上罵人。
可是將領不爭氣,剿了近一年還沒有剿滅,派最精銳的羽林軍去,暫時還沒看到成效,李隆基的心情被消磨耗盡。
心情不好,跑到內教坊聽曲,本想放鬆心情,沒想到平日最喜歡的樂曲越聽越煩,直接叫停。
“皇上息怒,西域兵強馬壯,還有羽林軍出馬,那夥流匪肯定逃不出生天。”高力士一臉自信地說。
“哼”李隆基冷哼一聲,很快說道:“真有那麼好,為什麼一個捷報也沒給朕,全是糟心的訊息。”
看到高力士手裡拿著奏摺,李隆基沒好氣地說:“又有什麼事?力士,朕心累了,不想再煩,要是不好的訊息,就押後吧。”
高力士笑逐顏開地說:“大家,好事,大好事,西域傳來一個大好事。”
“西域的流匪殲滅了?”李隆基面上一喜,一臉期待地說。
李隆基說不上愛民如子,但也看得大唐的子民,流匪動輒就屠村,把大唐百姓視如牲口,內心憤怒異常,再加上西域之亂涉及到大唐顏面,聽到西域傳來好訊息,立馬變得期待起來。
高力士小聲地說:“大家,流匪的事,暫時還沒有進展。”
“有什麼好事快說,敢跟朕打馬虎眼,讓人吃板子。”李隆基虎起了臉。
“大家”高力士連忙說:“這事與鄭鵬有關,看看奏摺就知道了。”
李隆基忙拿過奏摺,快速看起來,看完後吃驚地說:“望遠鏡?有了他相當於有了千里目?真是這般神奇?”
奏摺是李顯城和郭子儀聯名,主要說了二件事,一是郭子儀提了戰略轉換,這件事唐寬已經上過奏摺,沒什麼出奇,第二件事引起李隆基很大的興趣,主要說鄭鵬搗弄出一種叫望遠鏡的東西,可以增強人的目力,可以遠距離搜尋和監視敵人。
高力士再次奉上一個長長的錦盒:“大家,這是鄭鵬所做的望遠鏡。
李隆基親自打錦盒,只見裡面是一隻用三層綢布包著的望遠鏡,望遠鏡頭大尾小,鏡身沒有鑲金嵌玉,也沒有什麼特別的造形,連簡單的花紋也沒有。
不誇張地說,這是李隆基看過最樸素的東西。
李隆基輕輕拿起,感到手有些沉,這個望遠鏡的鏡身是青銅打造,看起來怪怪的。
“這個望遠鏡怎麼用?”李隆基拿著望遠鏡,左看右看,有點不知所措。
高力士又拿出一張紙,開口說道:“大家,這裡繪圖,說把小的那頭放近眼睛,大的那頭對準遠方,筒身分成二截,可以透過移遠來觀看遠處的東西。”
李隆基有些吃驚地說:“郭子儀在信中說,十里之外,可以看清一個人鼻子上的汗珠,真有這般神奇?”
“大家,一試便知真假,不如登高望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