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安一個風屜,風力要猛。”
“這一份是採購清單,用快馬去買。”
“要沙幹什麼?這裡溼乎乎的,給我鋪一層二尺厚的細沙,速度要快。”
......
鄭鵬不斷髮施號,讓部下跑腿,還從於闐鎮的工房抽了不少工匠前來幫忙,很快按自己的想法,把徵用的山洞變成自己的秘密工坊。
鄭鵬要做的,是後世廣泛應用於軍事、科學的望遠鏡。
1608年,荷蘭的一位眼鏡商漢斯·利伯希偶然發現用兩塊鏡片可以看清遠處的景物,受此啟發,他製造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架望遠鏡;1609年義大利佛羅倫薩人伽利略·伽利雷發明了40倍雙鏡望遠鏡,這是第一部投入科學應用的實用望遠鏡。
望遠鏡的原理很簡單,由兩位透鏡倒映成像,鄭鵬前世在科學興趣小組做過這個專案,對它並不陌生。
要做望遠鏡,就要透鏡,要做透鏡,就要用到玻璃,鄭鵬現在要做的,就是把玻璃搗弄出來。
古法玻璃的製作很簡單,把石英砂和天然蘇打和在一起用爐子溶化就能得到,沒什麼難度,鄭鵬只要把玻璃弄出來,像打磨這些事,指點那些工匠做就行。
在唐寬的推薦下,西域的戰略計劃由郭子儀負責制定。
重新規則營地、巡邏路線,勸導百姓聚居、組織鄉勇抱團等工作,郭子儀每天都忙得團團轉,也不知是運氣好還是流匪覺得最近行動太頻繁,半個月過去,西域風平浪靜,那夥流匪一直沒有再出現。
郭子儀的提議被採納後,一直在於闐城內協助唐寬就戰略防禦的方向努力,重新調整營地、防區還有巡邏路線,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還要分心兼顧各堡壘、哨所,此外對郊外百姓抱團防禦的事上心,足足忙了半個月,被借用的郭子儀才回到猛虎營的營地。
回到營區,正想問鄭鵬那麼個助目力的工具做得怎麼樣,唐寬還一直掂記著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大吼一聲:“好,太好了,終於還是讓我弄出來了。”
三弟?
大唐人自稱時,大多喜歡用“某”,鄭鵬不同,喜歡用“我”表達,還解釋說是自己的俚語,一聽到熟悉的聲音還有那個獨特的“我”字,郭子儀就知是鄭鵬。
抬眼向旁邊的山洞一看,只見鄭鵬正在洞口手舞足蹈地跳著,手裡拿著一杆一尺多長的奇怪東西。
弄出來了?
郭子儀心裡一個激靈,也不顧騎了幾個時辰的馬,撥腿就往山洞跑去。
“咦,大哥,你回來了?那個計劃完成了嗎?”看到郭子儀回來,鄭鵬楞了一下,很快高興地說。
郭子儀隨口應付道:“完成了,也不是大事,對了,三弟,你剛才大叫什麼弄出來了,是什麼弄出來了,就是你手裡那怪玩意?”
鄭鵬舉起手裡的圓筒望遠鏡,有些得意地說:“大哥,這不叫怪玩意,它叫望遠鏡,有了它,你的目力大增,增到你不敢相信。”
https:
&n。妙書屋手機版閱讀網址:.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