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派羽林軍?
姚崇楞了一下,有些吃驚地說:“皇上,羽林軍是天子親軍,還要肩負守護皇城的重責,派它出征,是不是有點小題大作?”
“是啊,皇上”張說難得附和:“一群小毛賊,殺雞焉用牛刀,多派些府兵即可。”
唐寬也表態:“皇上,不用驚動羽林軍,從附近的軍鎮多抽一些精銳即可。”
眾人紛紛表態,大多以羽林軍守護皇城更重要的理由勸說李隆基打消這個念頭。
就在眾說紛紜時,李隆基擺擺手說:“眾卿家稍安勿燥,請聽朕一言。”
等眾人靜下來後,李隆基一臉正色地說:“相信諸位都聽到了唐愛卿的話,這夥賊人跟普通小毛賊不同,連哨所也敢攻擊,絕不是普通的小毛賊,很有可能某些別有用心勢力的陰謀,意在製造恐慌,動搖大唐在西域的根基,此事絕不能輕視。”
“附近的府兵並不是不能用,按唐愛卿的說法,現在西域缺不是兵,而是奇兵,還要擔心軍中有沒有敵人安排的細作,如此一來,精銳而又絕對忠誠的羽林軍,成了最合適之選。”
說到這裡,李隆基一臉正色地說:“朕一再擴建羽林軍,朝中不少大臣有異議,覺得空耗國庫,用錢幣眷養一群紈絝子弟,讓他們代朕親征,正好驗一驗他們的成色。”
李業聞言馬上行禮說:“皇上,羽林軍上下,隨時效命。”
作為羽林大將軍,雖說沒有實權,必要時也要表表決心。
宋璟還是有些猶豫地說:“皇上,派羽林軍出征,影響巨大,要不是再考慮一下?”
“微臣認為,皇上分析得很對,派羽林軍出征,可以穩民心、揚軍威、震邊關,不知宋相有何擔憂。”張說反駁道。
“張書令,此言差矣”宋璟皺著眉頭說:“不同的部隊,有不同的使命,派羽林軍出征,茲事體大,此事得細議。”
“使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羽林軍是天子親軍,是天子親軍,理應為天子解憂,有什麼可以非議的?”
宋璟剛想說什麼,李隆基一錘定音地說:“爾等不用再議,朕主意已決。”
羽林軍是皇帝的私軍,不用朝議,也不用透過軍部,李隆基可以任意調動。
大局已定,宋璟和張說對視一眼,然後很有默契閉口不語,只是張說面露得意之色。
姚崇對李隆基行了一禮:“不知皇上準備派多少羽林軍親征?”
“兵貴在精不貴在多,羽林軍有十二個千騎營,從中抽一個千騎營即可。”
“何人可作統領?”
李隆基早就想好了,聞言一臉正色地說:“猛狼營千騎使李顯城。”
“皇上,不可”姚崇馬上阻止:“李千騎使身份殊然,不能輕易涉險,請皇上另派他人。”
李顯城出身皇族,血脈高貴,可不能冒險。
宋璟也附和道:“皇上三思。”
“爾等不用再勸”李隆基一下站起來,斬釘截鐵地說:“顯城是皇族子弟,更應身先士卒,做好表率,朕要天下臣民知道,不僅僅是他們的親人能去守護邊境,皇族子弟同樣也有責任保家衛國,來人,傳李顯城。”
一聲令下,還沒看完比賽的李顯城,連忙去面聖。
行過臣子禮儀後,李隆基徑直說:“顯城,西域有惡匪擾邊,劣跡斑斑,朕派你率隊前去剿滅,你可願意?”
李顯城楞了一下,很快一臉興奮地單膝跪下:“為皇上效勞,這是末將的榮幸。”
“西域不比京城,要吃苦,也有性命之憂,你可想清楚?”
“清楚,為皇上分憂,末將無所畏懼,只要皇上一聲令下,末將願為皇上上刀山、下火海。”
有用武之地才是真英雄,李顯城最遺憾的事就是自己一身好武藝沒有用武之地,只能窩在禁苑裡,如果沒有重大變故,可能一輩子也沒有機會真正用上。
經常幻想自己能沙場殺敵,最好像三國七進七出的孤膽英雄趙雲的李顯城,聽到李隆基召喚,本以為要問訓練或馬球隊的事,沒想到是這種事,當場就興奮起來。
求之不得呢。
“很好”李隆基一臉欣慰地說:“兵貴神速,人員隨你挑,火速挑一個營的兵力,二日後換裝,隨軍械局以輜重兵的身份隨隊出發。”
李顯城猶豫一下,很快說道:“皇上,末將有一事相求。”
“哦,說。”
李隆基不喜歡人別人討價還價,但李顯城例外,他是難得的將才,最重要還是皇族的將才,平日對他寵信有加,也格外寬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