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鼓樂聲響起,長安上元節花燈巡遊正式開始。
巡遊的隊伍分成兩隊,由朱雀門出發,一直游到明德門,兩隊分開,分由啟夏門和安化門所屬的直街巡遊到皇城,一支向左巡遊到金光門,一支向右巡遊到春明門,最後折回朱雀門交換路線。
這時朱雀門前早已人滿為患,萬千百姓千呼萬喚下,第一個從數以萬計燈籠中脫穎而出的花燈,在一名鵝蛋圓臉女子的扶持下,隆重登場。
是扶,不是挑,因為這盞燈籠足有一丈高,一名女子的身高和臂力都不能勝任,只能綁在一根高稈,固定在一輛沒有車廂的馬車上,用馬拉著巡遊。
站在松竹樓的林薰兒一看到,馬上興奮地說:“譁,好大好漂亮的花燈。”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蘭朵數了數,吃驚地說:“這盞燈花足足有九層,太厲害了。”
花燈分為九層,或圓或方或橢圓或六角,每一層的形狀都不同,可大小、高度恰到好處,讓人挑不出瑕疵,九層組合在一起,有一種很和諧、很融洽的美感,最讓人拍案叫絕的是,每一層燈光的顏色都不同,用五彩嬪紛去形容最合適不過。
美觀、大方,看起來有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鄭鵬也暗暗叫絕:從大小高低的比例來看,很符合美學的標準,大唐的工匠了不起啊,他們雖說不知什麼叫美學,但他們用自己的經驗,打造出近乎完美的花燈。
此時,朱雀門城樓上,拿到相關資料的高力士向李隆基解釋:“陛下,你看,這盞花燈一共九層,所以這盞燈又叫九天齊賀,《太玄》曰天有九天,一為中天,二為羨天,三為從天,四為更天,五為晬天,六為廓天,七為鹹天,八為沈天,九為成天,這盞花燈就以九重天為題,一層代表一天,在燈罩上還畫了相應的神話故事。”
張說在一旁笑著恭維:“大唐不是仙境卻又勝似仙境,九重天的仙人上元佳節來人間瞧一下熱鬧,也未償不可。”
“好一個九天齊賀”李隆基高興地的說:“立意不錯。”
皇帝說好,那就是好,群臣馬上就是贊聲一片。
第一盞“九天齊賀”剛過,第二盞花燈一出現,馬上引來一陣歡呼聲,歡呼聲比第一盞還要響亮。
無論什麼時候,美女都是很受歡迎,第二盞花燈是一位美女,準確來說,花燈中間是空的,一位身材高挑的美女把一盞造形似牡丹花的花燈套在身上,燈美人驕,兩者相得益彰,不少青年才俊看得眼都直了。
“這是誰家女子,長得真是標緻。”李白一雙眼睛瞪得老大,嘴裡喃喃地說。
蘭朵有些不以為然地說:“小心裡面蠟燭把花燈點著,到時把臉毀了,看她怎麼得意。”
就看不習慣別的女生這樣出風頭。
林薰兒指著一旁說:“你們看,旁邊有人拎著一桶水跟著,一有情況馬上滅火,應該不會有危險。”
“鄭鵬,你覺得第二盞花燈怎麼樣?”蘭朵突然開口問道。
“會玩。”鄭鵬心悅誠服地說。
大唐讓後人念念不忘的,除了它強盛的國力、璀璨的文化,還有它前所未有的包容性,換作其它朝代,很難想像一個女子這樣拋頭露面。
以明朝為例,大清官海瑞因為女兒被人拉了一下手,就逼她跳井以證清白,可大唐呢,女子穿男裝、出門上街,偶爾中心儀的人談談情說說愛,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