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李隆基沒說話,而是一臉傾聽狀,鄭鵬繼續說:“舉個例,有經驗的百姓,看看田裡的泥塊乾燥程度就知什麼時候下霜;看到螞蟻搬家,就是快要下雨;微臣喜歡為什麼,例如看到馬車,會想為什麼要馬拉,能不能想辦法不用馬拉也能自己走,從水車找到靈感,做出腳踏車,至於水泥,簡單,就是從陶瓷哪裡找到靈感,陶瓷沒進窯時,很軟,碰下就倒,可用火燒硬後,變得堅強起來,那時就覺得從中想想辦法,就這樣。”
高力士有些感嘆地說:“對啊,那麼多人都看到的事,卻只有鄭將軍問為什麼,例如看一件陶瓷,鄭將軍會想為什麼變得這麼堅硬,而老奴只會看花紋漂不漂亮,造形美不美觀,這就是區別。”
李隆基感嘆道:“好一個為什麼,簡單明瞭,鄭愛卿,你以為要多問一些為什麼,這樣就能為大唐多做貢獻。”
“皇上,只怕...以後,沒那麼多為什麼了。”鄭鵬小聲地說。
“哦,這是何解?嫌朕賞賜不厚?”
鄭鵬馬上說:“皇上,剛才的封賞很豐厚,主要是我這個人要有很多空閒時間才會有靈感,可進了右萬騎後,肯定很忙,哪個...能不能換一個清閒一點的職位?”
別人搶破頭的差事,鄭鵬還真不稀罕,天子親軍不是那麼好做的,糟糕的情況是,越是節慶就越脫不開身,這對鄭鵬來說很鬱悶。
“鄭將軍,你這是什麼話,這可是萬騎,天子親軍,知道多少人就是做一名普通計程車兵也難嗎,你,你這是....”高力士都不知說什麼了。
五品散官連升兩級之餘,還能謀了一個右萬騎押千騎使的職位,除了進獻的水泥功勞,崔源努力遊說外,也有高力士的功勞。
多少勳貴盯著這個職位啊,高力士都不知拒了多少請求,鄭鵬倒好,到嘴的肉還想吐出去。
簡直就是...敗家。
李隆基有些意外地看著鄭鵬,猶豫一下,最後一臉嚴肅地說:“旨令豈能朝下夕改,好好幹,朕心中有數。”
“謝皇上恩典。”鄭鵬只能謝恩。
君臣二人又討論了近半個時辰,李隆基有事要處理,鄭鵬這才得到脫身。
“三弟,你終於回來了,好,這下過年又有得熱鬧了。”剛出宮門,郭子儀突然從一旁走出,笑逐顏開地對鄭鵬說。
“大哥?你怎麼在這裡”鄭鵬看到郭子儀,有些驚訝地問道。
郭子儀嘿嘿一笑:“忘了你大哥是幹什麼的,你回長安一進宮,就有兄弟告訴我了,下值後聽說你還沒出來,就到這裡等你。”
說到這裡,郭子儀看到鄭鵬一手拿著聖旨,一手提著大包小包,好奇地說:“聖旨?怎麼,升官了?”
“忠武將軍兼右萬騎押千騎使。”鄭鵬有些鬱悶地說。
“什麼?”郭子儀吃驚地說:“忠武將軍兼右萬騎押千騎使?右萬騎?”
本是隨口問一下,沒想到真的升官。
鄭鵬點點頭。
郭子儀一拳打在鄭鵬的肩上,憤憤不平地說:“你小子,故意在為兄面前顯擺是不是,你知不知道,為兄託了多少關係,想進萬騎營都進不了,你,你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痛。”
真是無言了,撿了天大的便宜,好像還很委屈的樣子。
鄭鵬坦率地說:“大哥,你又不是不知我的脾氣,能躺就不站著,真進了萬騎營,那得天天訓練、巡邏,那不得累垮,對了,十七條禁律、五十四斬你也聽過吧,我還怕站著進營,橫著出營。”
慢軍者,斬!
懈軍者,斬!
構軍者,斬!
輕軍者,斬!
欺軍者、yin軍者、謗軍者、jian軍者、盜軍者、探軍者、背軍者、狠軍者、亂軍者、詐軍者、弊軍者、誤軍者,都是一個字,斬!
鄭鵬還真怕自己小命不保。
郭子儀對鄭鵬訴苦視而不見,而是驚訝地說:“三弟,你到底做了什麼,竟得了如此厚賞。”
也不是外人,鄭鵬簡單把自己“被進獻”的事說了一遍,然後苦笑地說:“大哥,你對官場很熟悉,你說說我這把是賠了還是賺了?”
郭子儀沉思一下,然後拍拍鄭鵬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三弟,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誤解崔御史和陛下的一番苦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