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張孝嵩表過態了”鄭鵬解釋道:“把情報交給我的時候,我問過張孝嵩,可他說這事要低調處理,他會加強邊防,但不會為這個情報作出大規模的行動,也不知他要幹什麼。”
郭子儀分析道:“張御史做得不錯,像這種情報,肯定是埋伏得很深的細作才能弄來,要是大張旗鼓,容易暴露,害了他的性命,再說張御史的目光長遠,以他的性格,肯定認為埋伏軍隊比埋伏財貨更有意義。”
戰場上,動一發牽全身,站在張孝嵩的高度,不會在乎一時的得失,他在意的是整個大局。
庫羅一臉興奮地說:“太好了,簡直就是上天送給我們的禮物,拼了。”
“富貴險中求,眼前就有一筆富貴,此時不拼更待何時。”郭子儀的聲音都有點激動。
意見達成一致,鄭鵬握緊拳頭說:“既然意見一致,那幹了。”
郭子儀和庫羅齊齊點頭。
成功了,不僅是一份可觀的財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軍功,山長水遠到西域幹什麼,不就是為了賺取軍功、光耀門楣嗎?
到這裡後,寸功未獲,為了儘快立信,一下子就灑了一千多貫出去,這筆錢也得收回。
鄭鵬有些苦惱地說:“現在最困難的,不是怎麼截,而是吐蕃將會透過什麼路線,把這筆財貨運回去。”
說到這個問題,庫羅也有些頭痛地說:“是啊,誰也不知他們什麼時候出發,走什麼路線,西域地廣人稀,就憑我們這點人,別說攔截,就是找到人也不錯了,吐蕃離撥汗那麼遠,竟然也能出兵,不知多少人對朝廷陽奉陰違。”
吐蕃位於高原地帶,撥汗那位於在錫爾河中游谷地,兩者並沒有接壤,可吐蕃依然發兵,可以肯定,路上肯定經過大唐的附屬國,從這裡可以看出,位於西域的大唐附屬國,並不是鐵板一塊。
這也是李隆基大為震怒的原因。
要是吐蕃把手伸到撥汗那,西域屬於大唐的版圖少了一大塊,也嚴重威脅到絲綢之路的安全。
“大哥,你怎麼看?”鄭鵬開口問道。
郭子儀同意幹一票後,很少開口,一直在地圖上尋思著。
“是啊,大哥,有什麼想法,說出來討論一下,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庫羅也附和道。
“二弟,三弟,你們看”郭子儀指著地圖說:“吐蕃要把掠奪的財貨運回邏些城(吐蕃的京城),不可能從大食繞到天竺,再從天竺取道回去,路程太遠,沿途的變數也太多。”
“除了繞路,依我看只有二個可能性最大,一是從小勃律、大勃律借道回去;二是烏孜別裡山口偷偷進入喝盤陀地區,翻過崑山脈進入吐蕃境內,二位兄弟怎麼看?”
鄭鵬雙手一攤,很乾脆地說:“論戰略眼光,我比不上大哥;論地形,更不是更比不上二哥,你們兩人商量就行,我在一邊旁聽好了。”
這裡全是自己人,沒必要不懂裝懂。
郭子儀呵呵一笑,也就不再理會鄭鵬,轉過頭對庫羅說:“二弟,這裡你最熟悉,有什麼看法?”
庫羅想了想,很快說道:“依我之見,吐蕃人從烏孜別裡山口回去這條線可能性最大。”
不用別人發問,庫羅主動解釋:“據我所知,吐蕃這次出兵,就是從大小勃律借道,雖說大小勃律向朝廷解釋,說吐蕃來勢洶洶,不敢正面試其鋒,只能龜縮防守,這件事朝廷已下旨痛斥,想必大小勃律不敢再造次,監軍御史張孝嵩也在商彌地區佈下重兵,想必吐蕃人會放棄這條路,這樣一來,就是翻過崑崙山脈這條機率最大。”
鄭鵬和郭子儀都深以為然地點點頭。
郭子儀拍著手說:“沒錯,我也是這樣想,三弟,不如把重心放在烏孜別裡山口,伺機而動,成不成,就看天意了。”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能這樣了。”鄭鵬有些感嘆地說。
手上只有一個隊,全部加起來也就一百多人,本來人就少,要是分散,更不能成事,只能碰一下運氣,要是自己手上有一萬幾千人,直接封鎖與吐蕃接壤的崑崙山脈。
此刻,鄭鵬感覺自己就是守株待兔的農夫,唯一不同的是,自己可以選擇一棵最大機會撿到兔子的樹。
“反而是折騰,就當是練軍”庫羅無所謂地說:“最近還想把人拉到外面訓練,不用天天呆在營房,正好趁這個機會拼一下,要是能咬上一口,那就賺了,就是沒有得到好處,訓練一下士兵也不吃虧。”
“我也是這個意思,三弟,你有空跟呂都護說一下,說要到處察看一下,我跟二弟也準備乾糧和行裝。”郭子儀馬上當出決定。
一百多人馬的吃喝,可不是一件小事,特別是這種天氣在外面,後勤補給一點也不能馬虎。
鄭鵬乾脆地點點頭說:“行,就聽大哥的。”
三人剛剛商議完畢,突然聽到外面傳來阿軍的聲音:“郡主,不好意思,我家少爺在裡面商量機密要事,請稍候片刻。”
郡主?
鄭鵬、郭子儀和庫羅相互看了一眼,三人腦海裡都出現一個熟悉的身影。
果然,外面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什麼機密事?肯定是躲在軍營裡喝酒,快讓開,本郡主找你家少爺有事。”
是蘭朵的聲音。
蘭朵跟鄭鵬一行到了西域便徑直回家,本以為她在家裡享福,沒想到又找上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