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啊,本來鄭鵬還擔心高力士太精明,不容易被自己當槍使,還怕他看出自己的佈局,沒想到崔雲峰作死,自個牽著癩蛤蟆出現在高力士面前,這可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高力士的心態徹底失衡。
補刀完成,鄭鵬功成身退,至於崔雲峰嚇得暈倒,那就讓他自求多福。
天作孽,猶可怒,自作孽,不可活。
一代宦雄啊,鄭鵬離開時暗暗發出感嘆,心中對高力士的評價又高了二分。
明明已經氣得七孔冒煙,可是他依然沒有當場發飈,冷哼一聲硬是把崔雲峰嚇暈,也不知是嚇暈還氣暈,要知道,高力士不僅是一名太監,還是一名有功名的太監,李隆基即位後,高力士參與誅殺蕭至忠、岑羲等人有功,破格授官銀青光祿大夫,任內侍省同正員,就在年初,兼任右監門衛將軍,執掌內侍省事務。
銀青光祿大夫,那可是三品官,妥妥碾壓鴻臚寺少卿,更不用說內侍省同正和右監門衛將軍了。
就是皇子公主看到,也得叫一聲“阿翁”,權力這麼大,竟然沒有當場發作,而是選擇秋後算帳,這份忍耐力,鄭鵬只能說一個服字。
換成自己,肯定是當場先打個痛快再說,不過這樣也好,對崔雲峰來說,有可能等待結果的煎熬更是折磨人。
出了皇城,阿軍把馬牽過來:“少爺,都辦妥了嗎?”
鄭鵬翻身上馬,嘴角露出一絲自信的笑容:“本少爺親自出馬,肯定是馬到功成。”
說到這裡,鄭鵬有些得意地說:“跟我鬥,咬死你。”
阿軍聞言撇撇嘴,很快眼裡又現出敬佩的目光。
有本事的人,去到哪都讓人佩服,鄭鵬只是一個小小的八品樂正,在長安城根本都排不上號,可硬是把一個四品少卿整得欲仙欲死,換作普通人,估計早就嚇得跪地求饒了。
“少爺,我們現在去哪?”
“去三寶號,有些日子沒去了,看看搞成怎麼樣,今晚順便慶祝一下,慶祝仇人倒黴。”鄭鵬高興地說。
看到崔雲峰暈過雲,鄭鵬都想當場放鞭炮應祝。
對朋友就要二脅插刀,對敵人,就得插他二肋一刀。
最近一直忙著算計崔雲峰,一邊不斷激發崔雲峰的怒意,一邊望穿秋水等著高力士上勾,生怕高力士突然到和記酒樓,鄭鵬遠一點的地方不去,宴會一概不參加,就怕錯過機會,三寶號那邊都不管了,全交給郭子儀和庫羅打理。
成功打壓崔雲峰,騰出手來,也該看看自己的事業了。
.....
宜春院內,李隆基在莊三孃的侍候下,穿好衣裳,又說了幾句調情的話,這才推門而出,準備回去把剩餘的奏摺批改完。
雖說莊三娘房中術厲害,一個時辰就三度春風,好在李隆基平日進補得宜,又正值壯年,一番酣戰後,不覺疲勞,反而有種得勝歸來、征服對手的興奮感。
一出門,好像感覺少了什麼,四處張望一下,然後開口問道:“力士何在?”
李隆基還在潘國時,高力士就傾心侍奉,然後在平定韋后之亂、誅殺蕭至忠、岑羲等行動中,高力士都立下功勞,可以說李隆基能坐穩皇位,高力士的功勞很大。
有奏摺,會先送到高力士處,小事高力士就可以決斷,大事才交由李隆基拿主意,要不然李隆基也抽不出那麼多時間在內教坊、左右教坊、梨園和宜春院尋歡作樂,就是皇宮的保衛工作,李隆基也交由高力士處理,不誇張地說,高力士就是唐朝的“九千歲”,這也是皇親國戚、群臣敬畏高力士的原因。
高力士對李隆基的喜好、生活習慣、性情瞭如指掌,李隆基也把高力士視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以至一沒看到高力士身邊,就不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