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候,萬歲是皇帝專稱,以示他一人獨尊,然後皇后、皇子、公主則稱千歲,明朝大太監魏忠賢在最狂妄時自封九千歲,然而,在大唐,萬歲是普通百姓見面的吉利話,相當於後世“新年好”一類的祝福。
從這裡也看出大唐開張、海納百川的胸懷。
“萬歲”
“萬歲”
身邊不時響起互道萬歲的聲音,有時素不相識的人打照面,鄭鵬也入鄉隨俗,和帶著善意的人相互叫著萬歲。
大唐的文化太絢爛多采了,像大唐的幡傳到日本,成為了日鋰魚旗,疊坐傳過去,演變成日本的榻榻米文化,鄭鵬前世看日本的綜藝節目,藝人常叫著“萬歲”相互鼓勵,現在看來,應是大唐輸出文化的一部分。
“喲,這不是鄭公子嗎,元正啟祚,萬物惟新,伏惟相公尊體萬福。”迎面走來一個人,遠遠看到鄭鵬,小跑過來,一邊說話一邊給鄭鵬行禮。
來人身穿官服、腰挎橫刀,說話時面露笑意,一笑,他臉上的皺褶如菊花一樣一層層開啟,看起來極具個人特徵。
說話的是貴鄉縣衙的捕頭黃堅,綽號黃老鬼。
綠姝輕輕拉了一下發呆的鄭鵬,小聲提醒道:“少爺,你還沒回禮呢。”
鄭鵬馬上反應過來,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原來是黃捕頭,祝你元正啟祚,萬物惟新,伏惟捕頭尊體萬福。”
說話間,鄭鵬有點不太情願右膝輕點一下,算是回禮。
在大唐,新年見面說一些吉利的話,如“元正啟祚,萬物惟新,伏惟相公尊體萬福”,元正啟祚,萬物惟新的意思大約是新的一年開始,永珍更新,後面是不同身份就以不同稱呼,像有學問有地位叫“相公”,普通老人家則叫“老丈”等等。
逢人拜年,還需要回禮,大唐的例規需要右膝下跪,大詩人白居易的《元日對酒》詩中有“逢迎拜跪遲”之句,由於回禮太多,拜跪也多,於是身體都有些“拜跪遲”的感覺。
鄭鵬不習慣跪跪拜拜,何況還是黃老鬼這種人,應付一下算了。
“不敢,不敢,鄭公子可是貴人,某今日碰到公子,算是沾到了貴氣。”
這馬屁拍得不錯,伸手不打笑臉人,鄭鵬隨意問道:“黃捕頭,這是在當值?”
“是啊,天生的勞碌命,可比不得公子”黃老鬼觀顏察色一流,看到鄭鵬交談的意欲不強,識趣地說:“職責所在,還要巡邏,就不打擾鄭公子雅興了。”
“也好,有空找黃捕頭好好喝上一杯。”鄭鵬客套地說。
和黃老鬼告辭不久,身邊突然停下一輛馬車,以前的鄰居錢大叔跳下來,恭恭敬敬地說:“原來是鄭公子,元正啟祚,萬物惟新,伏惟相公尊體萬福。”
鄭鵬只能右膝輕輕一彎,連忙回禮。
行完禮,鄭鵬關切地問道:“錢叔,最近日子過得還好嗎?”
“有勞公子關心,好!”錢大叔有些感動地說:“公子派人送了那麼多年貨給我們,鄰居們都念著公子的好呢。”
“小小意思,不成敬意,以前多虧鄰里多幫忙。”
談了幾句,錢大叔還要探親,二人這才相互道別。
“鄭公子,元正啟祚,萬物惟新,伏惟相公尊體萬福。”
“元正啟祚,萬物惟新,伏惟相公尊體萬福,鄭公子,萬歲。”
“鄭公子,有些日子不見,元正啟祚,萬物惟新,伏惟相公尊體萬福。”
.....
一路上,不斷有人跟鄭鵬打招呼,像以前賣肉的屠戶、調料店的掌櫃、路上迎客的郭管家、一些以前買過滷肉的食客等,鄭鵬人不得不一次次行所謂的拜跪之禮,弄得膝蓋都有些酸時,終於體會大詩人白居易“逢迎拜跪遲”的滋味。
不逛了,拜跪不起還躲不起嗎,鄭鵬直接帶著兩女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