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可棠有些驚奇地說:“鄭公子還有這份雅興,不知是哪一本雜書上看到的?”
一個十幾歲的小郎君,性子還沒定,能作詩能下廚,一手字讓人隱隱看到開宗立派的風範,還精通土木,太驚人了吧,一向自認聰慧的郭可棠也自愧不如,她不相信鄭鵬真有這麼聰明,認為他背後有高人指點。
不知為什麼,鄭鵬有點享受那種由不信到吃驚、由吃驚變成崇拜的眼光,聞言假裝不以為然地說:“《黃帝宅經》有云,宅以形勢為身體,以泉水為血脈,以土地為皮肉,以草木為毛髮,以舍屋為衣服,以門戶為冠帶,若得如斯,是事儼雅,乃為上吉,只要理清當中的牽理關係,自然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這段話出現在很多與建築有關的書上,鄭鵬看得多了,正用好上。
果然,這話一出,一向強勢的郭可棠滿臉的崇拜,都快成小迷妹了。
不僅是郭可棠,貼身跟著的綠姝,眼裡也露出驕傲的神色:自家少爺可是天下最厲害的人。
幸好小崔同志不在,要不然郭可棠那神色,很容易引起流血衝突。
“小姐好。”
“鄭公子好。”
一路上,不斷有人向郭可棠、鄭鵬行禮,當兩人走到一扇窄窄的園門時,跟在後的郭管家和二名隨從停下了腳步。
這門就外圍內圍的分界點,園門後面是整個小島的核心所在:滷肉加工坊。
綠姝沒有限制,一來她是鄭鵬的貼身婢女,二來她幫鄭鵬做了不少滷肉,早就知道了配方。
剛進園門,一個虎背龍腰的年輕人快步跑過來,對鄭鵬恭恭敬敬地行禮:“阿軍見過少爺。”
阿軍是管家鄭福的兒子,也是鄭鵬的奴隸,加工坊修好後,鄭福一家四口就只留下阿軍在這裡,負責內圍的保護工作。‘
作為鄭鵬的奴隸,阿軍不可能背叛主人,鄭鵬看他當過兵、細心,身手也了得,就物盡其用讓他在這裡守著。
“免禮”鄭鵬笑著說:“怎麼樣,這裡還習慣吧?”
“習慣,謝謝少爺。”阿軍面露感激地說。
這裡是偏了一點,可阿軍可以管理一支十人組成的護衛小隊,人數是不多,好歹也是一個頭目,訓練手下時可以體驗一下當將領的感覺,阿軍很快就喜歡上了這份工作。
“好好幹”鄭鵬拍拍他的肩膀說:“本少爺不會虧待你的。”
“謝少爺。”
鄭鵬點點頭,也不再理會阿軍,先是帶郭可棠看看裡面的情況,又把那二十名準備做滷肉的工人交由郭可棠訓話,完了讓人在加工棚的外面擺上祭祀品,準備祭祀天地和四方神靈,祈求開工大吉。
快要點香時,郭可棠突然說:“鄭公子,這個小島原叫雞蛋島,原因是它像一個生下來的蛋,名字有點俗,公子才華橫溢,不如你給它改個名字吧?”
“也不用那麼文雅,就叫仲島吧。”鄭鵬很乾脆地說。
管仲是春秋戰國時的名人,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還有一個特別的身份,就是傳說中的財神,魏州很多人信奉他,花這麼多心思弄這裡,就是為了發財,仲島也就是財神島,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