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都是絲綢料子做的棉衣,看起來頗為大氣,精緻,好看。
好歹是他的貼身護衛,穿得好一些,他也有面子。
你看看哪位皇帝身邊的親近之人,穿著寒酸面料衣服的?
一人兩套,換著穿。
前世明朝,皇帝身邊不是有錦衣衛嘛,名氣很大,他希望自己身邊也有那樣一群人。
錦衣衛,錦衣衛……他不知道錦衣衛飛魚服的布料是怎麼樣的,但想來,應該是絲綢的,如此才能被稱為錦衣。
讓他身邊的人,先穿上錦衣再說。
除了身邊這些人有新衣,李義還買了一些成衣,還訂了一堆布料,有上好絲綢的,也有普通粗布的,還有很多棉花。
一共花了二百兩銀子。
主要是絲綢比較貴,只是少量絲綢的價格,就佔到小半金額了。
不過,李義沒有省這個錢。
好不容易下一次山,沒必要省這省那的。
主要是錢來得容易。
除了這些東西,又買了鐵,鹽,油,糧食,蔬菜,各種種子……
山上可以開闢出一些田地種植糧食蔬菜,李義還記得,他可以給種子升級,這樣的話,萬一他們哪天被人堵在山上,不至於沒有別的法子找糧食蔬菜吃。
他們經常下山採購物資,數量巨大,也太引人注意。
在山上,他們還可以打獵,只要有糧食,有獵物,他們長時間不下山都沒有問題。
不過,鹽,鐵,油,這些東西山上沒有,也不好生產,李義買的數量不少。
加起來,一共花費二百多兩銀子。
讓李義深感錢不經花,七百二十兩銀子,這麼快就花掉四百多兩。
不過,還是很值的,這麼多物資,裝牛車就要裝幾十車。
只是大半塊玉佩的錢,太值了。
玉佩不能吃不能喝,這些物資,卻能讓很多人活命。
糧食,沒有買太多錢的,一兩銀子兩千斤糧食,一輛普通牛車都拉不完,若是一下買太多,實在太顯眼了。
只能慢慢購買,每天往山裡運一些。
李義特意留下二百多兩銀子沒花,打算以後專門購買糧食。
二百多兩銀子的糧食,足夠六百人敞開吃,吃半年。
考慮到他們的人口還會增加,吃不那麼久,但也是一項不小的儲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