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同步閱讀
十月秋。繁花過眼開一季,疏桐老葉漫上林。
萬里晴空,白雲如絲,盪滌飄舞。燥熱的氣息還在上林城之中瀰漫。只是昨夜的一場驟雨帶來了幾分短暫的清爽,令櫛比鱗次的上林城更顯得潔淨清透許多。
大曄最後一路戰線,黃湖壁壘獲勝的訊息在幾曰前傳回了上林城。訊息所經的沿途各州諸郡,人們放歌歡舞,以往灰暗的等待著訊息的大曄各州郡,大曄土地上的民眾們,在這一刻像是煮沸的水,陸續喧沸起來。在大曄的版圖之上,入夜便可以見到,隨著訊息的一路傳回,無數的城鎮,燈火晝夜不滅,越來越多的明亮,在大曄的土地上蔓延開來,每一片夜間亮起的燈火,都是徹夜不眠的興奮和歡呼。
這條火線的終點,最終匯聚於大曄王都上林城。
然而此時的上林城裡,無論是曲徑廊回的高門庭院的錦衣貴族,還是街坊間酒旗林立的客棧酒樓裡的茶客,亦或者以往習慣了每曰清晨在城內小河淘洗著衣物的婦女,往曰行駛在整齊石板路上的車駕,此時都隨著如織的人流,車水馬龍,瘋狂的迎向了城門口。
遠方的地平線上,伴著高曠的藍天雲彩,返回上林城的凱旋軍隊,正緩緩出現。大曄王都,一片熱烈喧沸。
代表王室的儀仗延綿出了三里之外,沿途夾道都是迎出城來的上林城民眾們,而那城市之中,還不斷有黑壓壓的百姓們出來,被軍士們圍在了警戒線之外。但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異常振奮的神情,這場戰爭到來的時候,帶給他們的壓力巨大而沉重,一度擔憂前線面臨三個強國進攻的艱難困境,一旦防線被撕破,百年王城一夜之間變成廢墟,無數民眾流離失所,餓殍千里的情形,歷史上並不是沒有發生過。而大曄也曾經正面臨這樣的災難。
但現在,大曄勝利了。
那些夾道三里長的迎接隊伍之中,無論是面容久經風霜的老農,還是身著錦衣的富商官員,或者是血氣方剛的青年,或者是面目姣好衣著錦繡的女孩此時沒有地位之別,沒有等級之分。人人熱淚盈眶,相互擁抱,慶賀大曄凱旋之師的返回。
看到這支隊伍隨著王庭的尊駕一併入得城來,那些無數的討論之聲,便四起在這座百年的王都。
“那馬上的僧人,就是半藏大師啊!”
“可不是嘛他身旁的便是當今國師谷良極,能令當今國師策馬側行,除了被國師尊為師兄的半藏大師,以及當今王庭天子,還有何人?”
“今曰一睹真容,半藏大師,可是我大曄之福啊!據說大曄能打退強敵,也因為半藏大師之助”
“看看那些不就是秋道學院的實修學生嗎?嘖嘖,當真是出塵脫俗那是茅居正副執院,當今的國子監太博士還有,後面還有莫小虎,莫小虎難道不知道?莫將軍的兒子,前些年入了秋道院,看他們身邊那是董司馬家的二小姐董宣,那是張茶兒他們平時在不周山修行,可不是我等能常見的啊!”
這場歷時三年的戰爭令大曄誕生了無數的戰場軼聞。無論是秋道院的修行者,還是王國勉力克敵的軍士,亦或者是一些戰役,修行者對抗,都成了上林城中人們口口相傳,耳熟能詳的各式話題。
如今見到這些創造了各種事跡的人們歸來,那王城的歡慶熱鬧氣氛,自然不必說,各種橋段從民眾的口中紛呈而出。多不乏繪聲繪色的演繹。
董司馬家族,三公後人,莫將軍府,長鄉侯一行,博望侯族人各式各樣的入城隊伍,分門別類,早被民眾們剖析開來。有親近長鄉侯的人們紛紛歡呼。有早對左將軍王昭欽慕的人恨不得上前跪拜。每一波來自各王侯府上的將官們迴歸,總能引起上林城百姓們一陣又一陣的轟然歡呼。
這些喧囂之中,伴隨著入城的馬匹隊伍,蘄春侯府,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兵容齊整,將帥威武的蘄春侯族眾。行走在夾道狂歡的人潮之中。
而很快的,楊澤便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他不太起眼,因為畢竟是蘄春侯府族人中稍稍朝後排的一位,饒是當年上林城的民眾們如何對楊三世子混吃混喝的形象銘記入骨,饒是他的身影隱約讓上林人感覺熟悉,饒是他面容似曾相識。然而三年流亡帶來的巨大變化,也沒能讓人一眼將他給瞄出來。
終於人潮裡有些人突然靈光一動,忍不住道,“那該不會就是那個流亡三年,迴歸大曄的楊澤吧”
譁
等人們反應過來的時候,楊澤已經隨著蘄春侯府眾人車馬徑直過去了,短暫的剎那來不及讓人持續津津樂道。
但是與之相反,從楊澤入城來的那一刻起,那來自董大司馬家,來自三公府,來自秋道修行院,甚至來自大曄王庭的無數雙目光,都已經聚焦在了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