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和考辛斯的第一輪比賽結束,韋恩真不知道是該說大嘴太強還是表妹太水。
隆指導平時就是這麼指導你的?
除了空氣防守大法,你是一樣沒學會啊。
運球出來還沒兩步就丟了,你這去我們中學打壩壩球都沒人願意和你組隊。
表妹不愧是把暴躁的喬治.卡爾都治得服服帖帖的男人。
喬治.卡爾估計覺得艾弗森和安東尼這樣的,已經夠不好管了。
在他心目中,難管的球員=桀驁不馴的球員。
但考辛斯讓喬治.卡爾知道,桀驁不馴那都是小問題。
真正難管的球員,你根本不知道他腦子裡在想什麼,天天都讓你把速效救心丸攥在手裡。
第二輪,小托馬斯和穆迪埃之間展開角逐。
本以為後衛的表現會很不一樣,結果穆迪埃運球上籃的時候,球也脫手了。
韋恩就搞不懂了,運個球有這麼難嗎?
你就是讓你那位把馬兒累瘦的隊友來,他也不至於運成這樣啊。
你還別說,約基奇日後參加技巧賽的時候,他還真沒出現過什麼失誤。
賽後記者採訪他,問他覺得技巧大賽最難的部分是什麼。
他悠悠然地回答了一句:“跑步!”
就很真實。
穆迪埃主要還是緊張了,他哪兒見過這種陣勢啊。
從小就看的偶像此時就在場邊,不緊張才怪。
第三輪,麥科勒姆VS克拉克森。
麥科勒姆一開始全程落後,但就是因為最後三分第一次出手就進了,所以後來居上贏得比賽。
看了三輪後,韋恩算是明白了。
這技巧大賽改制後,是一個突然死亡的遊戲!
以前的技巧大賽,比的是完成比賽用的時間,而且沒有三分球這種隨機性比較高的專案。所以每一步都要快,都極其重要。
當然了,雖然沒有三分,但也有炮兒這種把上籃都搞得隨機性很強的技巧大賽籃板王存在。
而現在,是兩個人直接同場競技,不看時間就看誰先完成全程。前面的運球、傳球都不是最關鍵的。
最關鍵的是最後一下那個三分,必須得準。
因為哪怕你比別人先到達三分點投三分,可若是投不進,前面拿到再多的優勢也沒用。
比如你明明先到三分點,但連著兩個三分不進。別人後面來的第一次出手三分就進了,一樣殺死比賽。
說實話,這比賽改制改得就很不科學。
在決定勝負的比重方面,最後的三分點幾乎佔了80%的比重,三分越準的人贏的機率越大。
但毫無疑問,新的賽制也讓確實比賽在感官上更刺激了。
因為最後一個點靠三分球分勝負,就給人一種看絕殺球的感覺。
進了立馬就殺死比賽,對手就突然死亡。每一次出手都決定著比賽的命運,牽動著球迷的心。
刺激程度相較以前單純的比時間,屬實增加了許多。
終於,在萬眾矚目之下,韋恩即將登場!
現場燈光都黑了下來,現場大螢幕上,開始播放韋恩之前在全明星賽上贏得榮譽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