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紛紛尚未平定。
曹操也是一直以此作為目標,他自然是想要達成一統天下這個成就。至於是否要登基為帝,這個選擇可以留到日後來做。
畢竟如今曹操不需要考慮其他,或者說天下大局尚未確定。誰也不知道日後情況如何,就像他當初以弱勝強擊敗袁紹一樣。
恐怕當時無人想到,也無人相信,曹操能夠在如此之大的劣勢下擊敗袁紹。並且徹底統一整頓大漢北部,變成如今大漢的第一大勢力。
別說是其他人了,就算是曹操當時的謀士,真正主戰或者說相信曹操的,也就那幾個人而已。而郭嘉便是其中主張最為堅定者。
這也是曹操對郭嘉這般信任的原因之一。
其實當時的曹操,也沒有絕對的自信,畢竟他們和袁紹實力差距實在是太大了。若不是後面找到了機會,恐怕他們依舊是失敗的結果。
畢竟他們當時差距的不只是兵力,更是後勤糧草,這上面同樣有很大問題。
若是當時曹操沒有奇襲烏巢,恐怕糧食出問題的便是曹操了。當時他已經到了彈盡糧絕之時,只是他終究找到了機會。
也因為這樣的微小失誤,袁紹糧食無以為繼,徹底被曹操帶兵擊敗。再也沒有反擊,或者說一統天下的機會了,而後便是日漸虛弱。
而以當時的情況,只要袁紹能夠把握住機會,甚至不需要主動出擊,只要繼續拖延下去,曹操失敗那幾乎是能夠預料的事情了。
所以別看如今曹操勢大,但是以後的事情誰也不知道。哪怕曹操自己也無法確定,他如今只知道,唯有全力以赴做好自己的事情。
那麼等日後大戰來臨,便不會出現太對意外。
而這段時間,便是曹操積累資源的過程,他想要一鼓作氣並且一勞永逸的掃蕩南方,徹底結束這個亂世,成就他大一統的理想。
自從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我華夏能人志士最大的野望,便是一統天下。
哪怕到後世的南北朝,這同樣沒有改變。
而不是像歐洲一樣,甘心偏居一隅,最終只是無數個微小的國家而已。很難形成強大的力量,來對抗來自外界的巨大影響力。
此刻,鄴城府衙之中。
曹操找來了郭嘉和荀彧,這並不是正規的問策,只是他們之間的商談而已。
曹操看向前方,不由得嘆了口氣,說道:
“當今天下未平,西有涼州馬騰,南有揚州孫權,荊州劉表,益州劉璋,孤的路還有很遠,也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能走到盡頭。”
聽著曹操感慨之言,荀彧很快笑著說道:
“這些人不值一提,如今丞相已經整頓北方,麾下兵馬已然逾二十萬。如此實力早已是天下無人能及,不過最關鍵的其實並不是這些。
其實丞相已經得到土豆、地瓜等作物,如今已經大獲豐收,只要等新種作物收穫,接下來便能積累足夠多的糧草,討平天下指日可待。”
荀彧對曹操很有信心。
或者說他對曹操如今的勢力很有信心,按照如今的情況發展下去,征服整個天下只是遲早的事情,到那時候,大漢必然再度興復。
對於荀彧而言,他希望曹操獲得最後的勝利,自然不是希望他登基稱帝。而是希望曹操做一個打工仔,將完整統一的大漢交回漢帝手中。
其實曹操選擇當一輩子權臣荀彧也沒有意見,畢竟這是曹操應得的。並且曹操確實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就算是權臣也能辦許多事。
不過荀彧也有其底線,那就是曹操不能逾越那個界限,就是曹操只能是臣子。如果曹操真想要那個位置,恐怕二人就會反目了。
有些事情荀彧已經考慮到了,不過如今還沒有發生,或者說荀彧覺得曹操還有希望。在這個時候,他便會竭盡全力相助。
反倒是此刻的郭嘉,神色有些奇怪。
他和荀彧有所不同,畢竟他此前接觸過青雲寨,或者說深入的接觸青雲寨。有些東西已經給他留下了無法磨滅的深刻印象。
在這種情況下,他也沒有辦法和此前一樣了。
不過曹操既然說這些話,自然有和荀彧、郭嘉二人商議的意思。
郭嘉沉吟片刻,還是贊同道:
“雖然如今天下還有各方勢力盤踞,只是對於丞相而言,根本不值一提。或許需要警惕的,也就是孫權和劉備二人而已。
至於劉表和劉璋,此二人乃是砧板上的魚肉。只要丞相準備就緒,大軍出征必然能夠輕易將之橫掃,根本無需太過擔心。”
見兩大親信都如此贊同,曹操滿意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