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倭國使節一行人,從碼頭至漢軍駐地的漢王親衛們,對這些奇裝異服的倭國人,心中滿是不屑。
這他孃的算哪路的使節?
穿著木頭底的鞋,走路啪啪響,連腳趾頭都露出來,就窮成這樣?
還有他們腰間插著的彎刀,那能算刀嗎?戰場上碰到錘子斧子頓時就變成破鐵片子,也就能殺雞用。
還有那個頭型,恁娘呀!
好好的腦袋上頭髮整地跟雞冠子似的,有地人中間還跟和尚似的鋥亮!
最鄙夷的是他們身高,跳起來能夠到爺爺們額頭不?
蕃人就是蕃人!
幾千人的天朝上國,上無論是百姓還是士卒在這個時代都養成了外人的驕橫之氣。可確實,這個時代他們也有資格去對別人表示鄙夷。
而那些倭國使節表現出來的,也完全符合這種鄙夷。
大漢國都位於華夏南方的中心,千年古都雄偉的城牆那些倭國的使節瞪大了眼睛,還有街上望不到盡頭的商家幌子,街上接踵而至穿梭不覺的行人。
腳下是石板鋪就的光滑的路面,人們都穿著在他們那只有貴族才能穿的絲綢。
街邊的鋪子裡商品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
“華夏.......呦西!”倭國使節中不斷有人感嘆著,感嘆著天朝的大氣和物博,感嘆著這裡的人文還有氣派。
數百匹戰馬在鬧市中馬上引起了百姓們的注意,大家也都新奇的看著這些萬里之外的來客。
一個拿著摺扇的書生,在人群中站出來,“幾位軍爺,這些是什麼人?”
漢王親兵看了看,眼前是個讀書人,便客氣一些,“好教秀才公得知,是萬里之外的倭國前來給咱們漢王進貢的!”
轟地一下,街面上炸開了鍋。
百姓們不懂啥,但是進貢這詞是從小聽到大的,蕃人來給漢王進貢,那就是認咱們大漢為天朝了。
尤其是人群中那些書生,瞬間引經據典唾沫橫飛起來。
“倭國,當年元世祖都沒打下的番邦,如今朝咱們漢王進貢了!”
“蒙元失道,大漢有德,華夏正朔正在咱們大漢呀!”
“漢王是不是該往上提提了,他老人家要是登基為帝,來進貢的不就更多了嗎?”
倭國使節中那些聽不懂漢語的只能在馬上對路邊人揮手,聽得懂的面上也沒顯露出什麼。
海島國家的人,總是比大陸國家的人要現實一些。況且在過去千年的交往之中,他們一向是這個身份,也習慣了。
待穿過了京城繁華的市區,即將到漢軍駐地的時候。遠處突然傳來,鋪天蓋地的馬蹄聲,嚇了那些倭人一跳。
倭人使節都出自倭國大名鼎鼎的千年貴族弘家,弘家不但是世襲的大貴族,還是出名的武士領袖,手下吃俸祿的武士的就有數千人。
可是他們哪裡見過這麼多的騎兵,視線的煙塵之中,盔甲雪亮的鐵甲騎兵全身都包裹在鋼鐵之中,胯下是朱五花大價錢透過運河從北方買來的優秀戰馬,馬上的騎士也都各個如狼似虎。
“納尼.......?”倭國使節們都瞪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