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太子的親筆血書,又名血袍詔。
血袍詔的大概內容是妖妃淫亂後宮,謀害聖母,並與二皇子勾搭成奸,暗中挾持聖上,霍亂朝綱,謀害大臣。
太子深受迫害,忍無可忍,又不願見前朝故事重演,以致太阿倒持!
因此寫下血袍密詔,召集忠臣義士,解救聖上,重振朝綱。
詔書最後寫著大功告成之後,必有重賞,功高為首者可裂土封疆云云。
趙升看完心裡暗喜,又注意到政變發動的時間就在明日子時。
算算時間,現在從紅楊洲趕到雍京正好需要一天時間左右。
“這太子倒也有趣,時間定的剛剛好!”趙升暗道。
趙升起身將血袍詔送回,周應澤抓著這件袍子,彷佛抓著一塊燙手的火炭。
“太子發動在即!我周家到底持何態度?大家現在議一議吧!”
他話說完,有族老馬上問道:“老祖宗,是什麼意見?”
趙升見狀心裡暗贊,“這人問到點子上了。”
周家其他人的意見不重要,關鍵要看周西來支援不支援。
這事看上去像是一場豪賭。
贏了,一本萬利!
輸了嘛,
最好的結果是周家元氣大傷,至於...最壞?
周應澤能召集眾人,已經在某種意義上代表了周家老祖周西來的態度。
其實不用到最後,趙升現在就可以確定。
太子政變這事,周家一定會參與進去,但絕不會傾力相助。
就像雞蛋不能放到一個籃子裡一樣。
周家最好的應對方式是分裂成兩方,一方全力支援太子,一方“毫不知情”,
兩方進行提前切割,確保即使失敗了,不會牽連到另一方。
甚至趙升更加惡意的想到,周家恐怕會分出第三方,主動投入到二皇子麾下,而告密就是最好的投誠方式。
當然,告密的時機要把握準,既不能太晚,也不能太早。
果然不出所料!
對族老的詢問,周應澤避而不答,接著用重重的語氣重複了剛才的話。
響鼓不用重錘!
在座眾人一見家主這幅模樣,瞬間心領神會。
隨後,事情果然像趙升心裡預料的那樣發展。
周家迅速分裂成兩方,一方力挺太子,一方堅持坐岸觀火。
雙方吵的不可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