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投石車剛剛有所動作,城頭的安息士卒呼啦啦全跑下城去。投石車不緊不慢的丟擲零星的石塊,後方大隊士卒揹負著沙包,跑到護城河邊,用了一個時辰,將一段護城河填的與地面齊平。
這時候,投石車加快了速度,大量石塊拋射而出,目標主要集在馬道附近。
填完護城河的唐軍士卒又出現了,他們十人一組,抬著雲梯跑到城下,小心翼翼的把雲梯架了城頭。一霎時,百架雲梯搭在了城頭。
這時候,投石車的速度更快了,火油彈不斷,然後用床弩發射巨型火箭,引燃這些火油。
不一會,馬道附近的城頭燃起了熊熊大火。
雲梯架好,後方又走來數百個彪形大漢,這些人,前胸後背掛滿了東西,一個個負重足有二百多斤。他們來到雲梯下,互相看一眼,然後四肢用力,向城頭攀爬而去。
沉重的身軀,壓的雲梯咯吱作響,這些高壯的漢子,一個個輕手輕腳,生怕弄出什麼大動靜來。
巨石滾動造成的噪音,掩蓋了數百唐軍士卒攀爬雲梯的聲音。
城內的望臺上,安息人看到唐軍攀城頭,對城下的躲避計程車卒大聲示警,城下的安息士卒對城頭開始拋射箭矢。
唐軍早料到了這一點,一個個攀城頭計程車卒身披重鎧,箭矢對他們來說,根本造不成什麼傷害。
數百人上了城頭,觀望了一下安息士卒的情況,只見城牆根裡密密麻麻躲滿了人,都是心中大喜。
下一刻,火油包化為傾盆雨,對著城牆下的人群扔了出去。火油無須點燃,城頭到處都是火苗,隨手點燃火把,扔下城頭,火油砰地一聲,化為火海。
城牆下的安息士卒或多或少身都沾染了些火油,火光一起,紛紛成了火人,一個個嚎叫著亂跑。
大火燃起,躲避計程車卒哪裡還顧得什麼方向,只想著把身的火苗弄滅了再說。安息弓箭手頓時受到衝擊。
安息守將大怒,調來更多的弓箭手,加入到拋射箭矢的隊伍。
城頭的唐軍看到城牆下已經空無一人,掣出連弩,對著安息弓箭手射了過去。幾百連弩造成的效果,比數千個弓箭兵還要厲害的多,安息弓箭兵拋射箭矢身體需要後仰,城頭的唐軍直接瞄準發射,箭矢如雨,安息弓箭手死傷一片。
安息守將看到唐軍武器犀利,立即又調來盾兵,在弓箭手前面豎起了大盾牌,保護弓箭兵不受箭雨的傷害。
城頭唐軍看到,放下連弩,自身邊取出長弓,搭上箭支,懸掛火箭,點燃後,對準盾兵射了出去。有自覺力氣過人計程車卒,更是掄圓了手臂,把盛滿了火油的羊皮袋子,對著盾兵扔了過去。
火油、火箭兩管齊下,盾兵只能後撤,弓箭手也跟著後移。只是這樣一來,箭矢更對城頭造不成什麼威脅了。
唐軍校尉對城下發出了訊號,更多的唐軍士卒湧向城頭。
人多力量大,城頭拋下數百條繩索,床弩被整個的拽了城頭。一頓飯的功夫,城頭排列了一百多架床弩。
………………
安息守將和士卒看到粗大的床弩鐵矢閃耀著寒光,一個個心裡哇涼哇涼的。唐軍的武器層出不窮,反觀自己這邊,只有投槍和弓箭算是遠端武器。投槍算了吧,對方居高臨下,肯定無法發揮作用;這弓箭雖能及遠,可也被人家給壓得死死的。
守將嘆了口氣,飛報主將赫勒敦親王。
不等赫勒敦的資訊反饋回來,城頭的唐軍已經絞動了床弩,粗大的鐵矢懸掛火油包,一聲令下,鐵矢呼嘯而出,對著安息人的弓箭兵、盾兵飛了過去。巨大的威力,令手下士卒顏色頓變,排列成陣勢的隊伍瞬間打亂。
赫勒敦接到報告,三面城牆皆被唐軍佔領,大驚失色,急調預備隊到來,遠遠的散開陣勢,防備唐軍下城。
………………
司馬懿得知城內情況,招來諸將商議對策。
司馬懿說道:“安息人對我軍佔領城頭頗為無奈,令大軍屯駐城下。等到馬道大火熄滅,必然冒死來奪城頭。城頭狹窄,我軍兵力無法展開。城門洞皆被巨石堵死,一時難以清理,若要速速破城,可有什麼良策?”
上了城頭的唐軍,弓箭、火油總有用盡的時候,城下就是補給,也得有個過程。安息人如果以騎兵衝鋒,城頭那麼點地方,唐軍只有被擠下城頭一條路可走了。
關羽說道:“城頭巨石皆是,何不令士卒以巨石堵塞馬道?而後佔領城門樓,砍落吊橋,在城門洞城內方向燃起大火,阻擋敵軍,我軍便可順利搬取石塊,敞開城門洞。”
司馬懿苦笑道:“投石車所拋巨石,皆是圓形,如何堵塞馬道?”
文聘笑道:“此易事耳。令投石車拋城頭數百稜石即可。以稜石為基,圓石在後。安息人慾上城頭,必先搬動稜石,圓石滾滾而下,何等壯觀。”
司馬懿笑道:“此計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