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弓指向處,無不人仰馬翻,一地哀鴻。
現在的情況就是,孫權選擇的鐵桶陣,把自己給裝了進去,算是自作孽,不可活的最佳詮釋了。
………………
看看山頂上升起的將旗,再望一眼北府兵的方陣,孫權連呻*吟的力氣都沒有了。
夜襲的是夏侯淵,此人原本是曹操麾下有數的大將,孫權也曾經跟他交過手,知道他非常擅射,帶出來的軍隊擁有為數眾多的神箭手,確實也沒什麼可奇怪的。
而謝玄的攻勢這麼猛,當然也不僅僅是因為兵精,想保持如此強大的攻勢,充足的兵力也是必要的。
北府兵不是分兵作戰,而是全師而來!
這完全出乎孫權的意外,因為北府兵本就是孤軍殺入吳郡,是沒有後援的。謝玄要是不留下軍隊守住後路,那就真的成了一支孤軍了。
孫權在心裡惡狠狠的怒吼著:“謝玄這個瘋子,為了打敗自己,他連自己的後路都不要了嗎?天下間,哪有人是這麼打仗的?”
………………
合不合情理只是其次,關鍵是現在這仗已經輸了,如果不想死在這裡,就得趕緊找個退路了。
退路的確有,唐軍處心積慮,雷霆一擊,但終究兵力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路都給封死。從河山之間,向西逃亡是一條路,另外一條路則是水路。
西邊那條路不算好,丘陵密佈不說,而且還很狹窄,對幾萬人的大軍,同時還挾裹著數十萬百姓的龐大隊伍來說,數百步寬的通道,確實算得上狹窄,幾千人往這裡一湧,也就擠住了。
光是擠住動不了也就算了,要命的是,這個通道完全處於山上強弓的覆蓋之下!飛蝗般的箭雨一波接著一波,也不知什麼時候是個盡頭,把這條通道完全變成了死亡通道。
當然,再怎麼危險,也擋不住敗兵們努力逃出生天的決心。
苦苦熬了整夜,卻在曙光剛剛降臨時,遭到了這樣突如其來的雷霆一擊,又遲遲得不到正確的指引,疲累交加的東吳軍早已士氣全無了。
………………
北府兵山洪海嘯般的戰號聲,震得浙水都在顫抖;
排山倒海的攻勢,直欲令浙水倒流,沛然不可抵擋;
頭頂落下的箭雨也是無窮無盡。
夏侯淵指揮下的弓箭手,有著極高的戰術素養,儘管山下人山人海,擠得水洩不通,隨便什麼人都是箭無虛發的神箭手,可他們的遠距離拋射,卻並非無目的漫射,而是有準繩的。
被夏侯淵選作目標的,往往都是那些有威望,有能力的將校。他們努力的指揮著士兵,試圖恢復一部分秩序。在這些人的努力下,一些區域漸漸有了恢復秩序的跡象。
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才吸引了夏侯淵的注意力,招致了殺身之禍。
五百強弓準確的覆蓋下來,在擁擠的人潮之中,強行製造出了一片又一片的死亡地帶。
這個區域不算太大,方圓不過十幾步,可效率卻很高,很少有人能在這樣的覆蓋射擊下倖存,就算運氣好,在死亡線上走過一遭之後,也會徹底失去鬥志。
………………
就這樣,孫權得出了大勢已去的結論,並且打消了混在大隊人馬之中逃亡的念頭。
他眯著眼睛,向河面上眺望了片刻,而後斷然下定了決心:“來人,護送諸君去碼頭!”
“陛下,您不能走,不能走啊!”陸遜大驚,眼下敗象已現,但還沒到徹底放棄的時候。
野戰敗了,可還有城在!
謝玄、夏侯淵都是輕裝而來,不可能帶有攻城器械,己方大可以在城下收攏敗軍,倚城作戰。
實在不行,也可以放棄城外的敗兵,任他們逃亡,集結嫡系部隊,專心守城。
如果就這麼上船逃跑,那這三萬大軍,以及近期苦心孤詣挾裹來的幾十萬百姓,就算是徹底交代了,至於他和孫權謀劃的在夷洲重新建國的計劃,也成了水中月霧中花!
“謝玄置自己的後方安危於不顧,傾巢出動,顯然是受到了李翊的強大壓力,故而才作此亡命一搏之舉……但是,我們都知道李翊的主力被蔣子翼和魯子敬他們拖在了天目山,我軍若能堅守城池,拖住北府兵的主力,未必沒有反敗為勝的機會。何況,如果軍隊和百姓沒了,陛下就算跳過眼前,將來又如何自處?陛下,請務必三思啊!”
陸遜一邊高聲勸諫,一邊用眼神向一旁的東吳眾臣和名士們求助,這些人在具體的軍事問題上只會誇誇其談,但在戰略方面,還是有一定眼光的,不會看不出這其中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