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南蠻大軍抵達戰場的部隊越來越多,騎兵出擊的頻率也越來越高。李翊對孟獲的評價再上一層,不讓自己從容列陣,不斷的派出騷擾部隊,甚至保持了全軍突襲的可能,同樣是發揮兵力優勢的一種戰術。
至少在野戰上,孟獲的確堪稱當世名將。自己之前能夠一而再再而三的輕易打敗孟獲,一來是因為己方的力量實在太強,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孟獲沒有將他最擅長的一方面展現出來。
“報……啟稟皇上,敵人兵分四路,每一隊三千人,衝向我軍左翼!”
“子龍將軍親自率軍迎上去了!”
兩軍陣列的距離靠近到了五百步左右,南蠻大軍終於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進攻。一次性投入了超過萬騎的力量,也不好說是試探還是開戰。
不過南蠻的騎兵佇列剛剛出陣,就看到唐軍騎兵也迅速集結,針鋒相對的迎了上去。雖然迎擊的騎兵只有四千多人,但南蠻軍陣中還是打出了旗號,剛剛出陣的四隊騎兵又迅速退了回去。
“虛晃一槍?哦,不,應該是牽制,這孟獲雖有勇武之名,但在接連慘敗了幾次後,也是吸取了教訓,用兵的手腕卻不是一般的謹慎啊。”
一直到此刻,除了前進,原地列陣之外,李翊沒有下達任何命令,主要就是觀察,透過觀察,來評估、推演既定的戰術。
而對面的孟獲,似乎也有相似的想法,從最開始的遊騎窺探,到後來的小規模騷擾,都做得小心翼翼的。而他做這些事的目的,卻不是單純為了騷擾,而是要趁機將陣勢排列出來,防止唐軍趁他立足未穩,發動進攻。
以雙方的兵力對比來說,孟獲其實沒必要這樣做,畢竟,這一戰他在兵力方面佔據了絕對優勢,投入戰場的兵力,幾乎是唐軍的三倍。
但他既然做了,就表明在這場戰役中,想以計謀取勝,是非常非常之難的。
“各部均已就位,敵我相距五百步,請皇上示下!”
這一戰岳飛、徐晃分別承擔統率左右兩翼的職責,徐茂公等軍師則居於中軍,負責統籌、記錄資訊,參贊軍務。
眼見各部兵馬都發出旗號,表示部隊已經進入臨戰狀態,諸葛亮當即向李翊彙報。
李翊點點頭,揚聲喝令:“眾將各歸其位,全軍前進!不能光是讓南蠻涼人逞威,先給他們點顏色瞧瞧!”
“喏!”
本來南蠻軍已經全部進入了戰場,後軍還有些混亂,中軍、前軍卻已是嚴陣以待,兩軍形成了對峙,大戰一觸即發。
通常情況下,兩軍要麼直接展開騎戰,步兵隨後掩殺,要麼就是緩緩接近到兩百步左右,再展開廝殺。沒想到李翊一聲令下,唐竟然就這麼壓上去了。
孟獲死死的盯著對面的陣列,手中緊握的馬韁也是不時抽緊,使得胯下戰馬不斷的甩頭、打響鼻,很是不安。
良久,他終於鬆開了馬韁,籲出一口長氣:“唐軍兵精,甲於天下,倒是名不虛傳,武德皇帝李翊,果然是個好對手!”
沒人答話,一眾部將、親衛都知道這位蠻王的脾氣,他用這種神情、語氣說話,就表明他已經進入興奮狀態了,無論別人做出什麼反應,都不可能影響得到他。
孟獲回頭問自己的弟弟孟優道:“孟優,斥候可有回報?”
孟優回答道:“周邊五十里範圍內,都沒有成建制的兵馬存在,偷襲的可能性,應該可以排除。從唐軍的陣容上來說,也不像是隱藏了實力,剛剛在山丘上觀陣的那個白馬玄甲的,也的確是武德皇帝李翊本人沒錯……永昌境內的唐軍,就是眼前這些了。”
“既然如此,那就全力一戰吧!”孟獲滿意的點點頭。
李翊此番突然出戰,怎麼想都有些突然,孟獲怎麼想也想不到,為什麼李翊會選在今天出戰。
但敵軍既然出來了,他肯定是要把握機會的。既然從戰場外部找不到原因,那麼,只要沉著應戰,不要像前幾次那樣,中了李翊的奸計,應該就不會有問題了。
一批黑色的羽箭驟然升起在半空中,化成了遮天蔽日的陰雲,然後呼嘯著俯衝下來,將南蠻軍士卒手中的盾牌砸得叮噹做響。
這是唐軍推進了兩百多步之後,發動的第一波進攻。
南蠻軍的弓箭手立刻開始還擊,漫長的戰線上空,以萬計的鵰翎來回穿梭。大部分羽箭都沒造成傷害,因為敵我雙方早已熟悉了這一套,並且都提前做好了相應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