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雒城的劉備心情十分不好,氣急敗壞的叫道:“可惡!大好的機會,竟然錯過了!”
在他看來,李翊死了後唐軍士氣一定低落,消滅易如反掌,正是一鼓作氣消滅唐軍的最佳時機。沒想到煮熟的鴨子竟然飛了,前來偷襲雒城的唐軍都是騎兵,一轉眼就撤走了。
但不管怎麼說,這次伏擊都幹掉了李翊這個最大的敵人,也算是了結了劉備最大的心願。
而且,現在李翊死了,唐軍就算是安然撤走了,也不過是暫時的。只要他率領大軍反攻,失去主心骨的唐軍必然慘敗,結局依然一樣。
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馬上發兵攻打唐軍,不給敵人以喘息之間。因此,劉備馬上命令召集蜀漢群臣,商討進兵之策。
到來的蜀漢群臣,反而個個欣喜若狂的模樣。不為別的,只為武德皇帝死了,打回中原易如反掌。
張松出班奏道:“陛下,萬箭齊發之下,李翊就算沒有當場斃命,也活不過今天了。他死後,中原一定大亂,此時正是用兵的最佳時機,應該儘快出兵,趁著唐軍群龍無首之機,一鼓作氣打回中原!”
射殺李翊這件事情,雖然是張松出面詐降誘敵,但主意是龐統想出來的。劉備十分倚重龐統這個智囊,急忙問道:“依丞相之意若何?”
龐統斜著眼睛瞟了張松一眼,心說若不是本丞相出謀劃策,你能夠立下這樣大的功勞?
然後,龐統這才出列,向劉備說道:“啟稟陛下,今日一役,李翊必然是死了,唐軍軍心一定大亂。唐國之人如今的當務之急,就是返回國都擁立唐太子繼位,所以他們一定會火速退兵。陛下可趁機起兵追擊,奪回益州北部各郡。同時派出使者火速告知孫權,勸他出兵攻打江北。再傳令大將軍吳懿,令他不用再堅守魚復了。當李翊駕崩的訊息傳到關羽那裡的時候,唐軍軍心一定不穩,正是大將軍反攻的最佳時機。到時候陛下出漢中,大將軍出荊州,東吳攻徐揚,如此三路齊攻,唐國可滅。”
劉備頓時恢復了喜悅之色,聽從龐統的建言,一方面派出大量探馬,打探唐營動向,另一方面派出兩路使者,約定一同出擊,三路攻打唐國。
………………
白馬山以東三十里的唐軍大營。
整個大營被悲傷的氣氛籠罩,武德皇帝抬回來的時候,滿身插滿了箭,太多人看到了,早已經全軍皆知。
背上插滿了箭還能活?答案不言而喻,所以大營四處不斷傳來哭聲。
“閃開,閃開!”典韋一邊大聲呵斥著,同李存孝抬著武德皇帝進了御帳。
只見李翊的背上插了十多支箭矢,全身鮮血淋漓,樣子說有多悽慘就有多悽慘。
三位軍師聚在帳中商議了一番,徐茂公點頭道:“公達此計大妙,我們馬上安排下去。”
隨後,徐茂公找來隨軍的幾位大將,包括趙雲、張飛和楊業。
荀攸吩咐道:“子龍將軍,切記,這事情是真的。一定要表現出特別悲傷的心情,全軍都要意志消沉,給人一種沒有一點士氣的模樣。”
趙雲是知道李翊當初的計劃的,聞言點點頭。
荀攸又對張飛、楊業說道:“,翼德,令公,你兩人各帶五千御林軍精銳,進入山路兩側埋伏。我軍大部隊後撤,敵人一定追擊。你等放他們過去,待得敵人敗退之時,再齊齊殺出。切記調動哀兵的鬥志,一鼓作氣消滅全部蜀軍。若是能夠取了劉備性命,必定是首功。”
於是,在三位軍師的謀劃下,一方面讓趙雲“瓦解”軍中士氣,示敵以弱,另一方面讓張飛、楊業鼓舞哀兵的鬥志去埋伏,做好了伏擊蜀軍的準備。
………………
就在三位軍師安排迎敵計策的時候,辛憲英走進了御帳,小丫頭不知道李翊是假死,當看到俯臥在龍榻上,背上插滿箭矢的李翊的時候,她的心瞬間被抽空了,彷彿有一道巨大的霹靂在她腦海中劃過,炸響在靈魂深處,令她呆立當場。
一代帝王就這樣離開了人世!
小丫頭萬萬無法相信眼前的一切,發瘋一般狂奔到李翊身前,淚水瞬間模糊了她的雙眼,不相信的呢喃著:“皇上,你告訴我,這不是真的,這不是真的……”
辛憲英是聽著李翊的傳說長大的,在她很小的時候,父母就不住地向她灌輸,主公李翊就是戰無不勝的戰神,是天下最大的英雄。
後來,她漸漸長大了,進入薊城的學校,學習了很多知識,懂得了很多的道理。這讓她更加認識到了主公的強大與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