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等待在廣場上的羽扇儒衫方陣跳起文德舞,魁梧的勇士一手拿斧頭,一手執盾牌跳起武德舞。有節奏的舞步,表達了大唐帝國對上天的崇敬,同時又是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而這時,祭天神壇前的武德皇帝李翊起身,拿起壇上的明黃詔書展開。
徐茂公、岳飛等文武百官雙手疊加放在地上,額頭拜在手背上不動。他們微微顫動的身軀,昭示著心中的激盪。
李翊開始大聲宣讀祭天文:“奉天承運,臣開大唐國帝位,當承三皇五帝之志,體恤華夏百姓之疾苦。治四季五行之氣,藝五穀耕種,撫萬民,度四方,開山通路接連天下。”
“昔日,天下大亂,百姓民不聊生,在此中華危難之際,賴天帝與四方神靈之護佑,助臣北服外族,南平叛逆。於是才有了今日大唐國之太平盛世。更賴四季變化之神明,更替有序。和風細雨,應時而至。天不言而有信,地無語而物成。於是,這才有了我華夏大地,我大唐國五穀豐登,六畜蕃盛。百姓無飢寒之苦,國內無兵火之災,此皆天帝諸神之所賜也。”
“今日,臣開國繼位,為報答皇天諸神護佑之恩,臣特於此舉行祭天大典。敬獻玉璧、金圭、三牲六畜、清酒及五穀之實等各色祭品。乞皇天諸神共饗,護佑我大唐國泰民安!”
百官頓首拜道:“乞皇天諸神共饗,護佑我大唐國泰民安!”
祭天至此完畢。
有親衛軍大將典韋帶人抬出黃金龍椅,設定在三十丈高大的天壇主殿殿門處,面南擺放。
至此,祭天完畢,登基大典開始。
徐茂公和岳飛率文武百官,山唿拜道:“告祭天地禮成,請繼皇帝位!”
李翊表情莊重,但心裡十分激盪。只見他這邊剛剛放下祭天的祭文,後面百官唿啦啦全上來了。徐茂公託著李翊的左臂,岳飛託著李翊的右臂,其餘百官都跟在側後,眾人擁簇李翊來到主殿前。
百官擁簇著李翊來到龍椅上坐下,之後這才走下臺階,就在階前依照品級排班。
這時,華歆高舉著一張金案來到李翊面前跪地放好,只見金案上是明黃色的龍袍。
隨後,又有王朗激動的牙齒打顫,高舉一張寶案,跪呈到李翊面前,只見這寶案上,放置著華麗的冕冠。
李翊就只能是莊重的端坐在龍椅上,目視前方。空洞洞看到啥神秘秘東西的眼神,心裡卻是在琢磨,這古代的禮節真是繁瑣,若按照朕的想法,薊城城頭上念念開國禮文也就成了。
然而,古時候皇權凌駕於一切之上。億兆子民之上,只有李翊一人。所以,要彰顯皇家威儀,能有多隆重就要有多隆重,能有多少程式就要有多少程式,程式越多越隆重,越能彰顯帝王的威儀。
所以,當華歆、王朗等人跪著退回去後。文武之前的徐茂公和岳飛對視一眼,躬身重新上了臺階。徐茂公跪在金案旁邊,岳飛跪在寶案旁邊。
徐茂公取來龍袍加在李翊的身上。岳飛捧著冕冠,小心翼翼為李翊帶好。
望著這兩位身邊的重臣,李翊十分欣慰。
而徐茂公和岳飛可不敢去看李翊,那樣就是大不敬。兩人下了臺階入班後,負責司儀的官員唱道:“排班!”
百官站位,捧著朝板列成文武兩班,首先鞠躬。
嗚嗚沉重的號角聲響起後,百官立刻改鞠躬為跪拜,三拜道:“吾皇萬歲萬萬歲!”
這時,龍袍冕冠加身的李翊微抬手道:“平身。”
號角聲停下,百官平身後,司儀又開始唱諾,於是群臣三跪九叩再來一遍。
禮畢,司儀引徐茂公來到李翊的龍座前,唱道:“跪。”
於是,徐茂公就跪在李翊面前,又將手中朝板往腰間一插。
司儀傳唱眾官皆又跪拜。
這時候司儀捧出寶盒,開啟取出裡面的玉璽,授給徐茂公。
徐茂公急忙雙手捧心狀接過,又呈獻給李翊,進言道:“陛下登大位,臣等謹上玉璽”。
李翊坐著都已經累的不行了,也不知古代這些人為什麼這麼能折騰。但為了皇帝的威儀,李翊還需堅持下去。
於是,李翊拿過徐茂公呈獻的玉璽。(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