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站在李翊的嫡系官員中很靠前的位置,臉色有些蒼白。
他小聲的對身邊的侄子荀攸說道:“公達,這次主公從西涼歸來之後,感覺他變了好多……”
荀攸自然知道荀彧所說的主公的改變,他也知道這些改變意味著什麼,但是荀攸並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合適的,他小聲說道:“叔父,四百年前漢能代秦。四百年後,唐也能代漢。主公乃不世出的聖主,揚我華夏天威,為我華夏子民開拓萬里疆土。唐取代漢,已經是必然的了。”
“開疆拓土……”荀彧的眼前浮現瞭如今大漢疆域上遼闊的遼東、大漠和西疆,臉色終於好了一些。
這時莊重的樂聲響起。
陳群大聲的躬身說道:“請唐公、大將軍、大司馬李翊,祭奠歷次戰爭中,不畏犧牲、英勇作戰的我軍將士。”
李翊走到祭壇前,他的表情沉重,一幕幕士兵浴血衝殺的場景,在他腦海中迴盪。“為主公而戰”那凜冽的呼聲,彷彿又一次響起。
陳群大聲疾呼道:“召祭英魂,一鞠躬!”
“逝者長存,二鞠躬!”
“英靈不滅,佑吾華夏,三鞠躬!”
李翊三次躬身,一次比一次沉重。這一刻,他多麼想要與這些曾經一起戰鬥、生活過的將士們一起。但是,他還不能。他發誓,他會用後世的知識,令此時的華夏強盛。讓華夏一族,站在世界之巔。
“英靈不滅,佑吾華夏!”
“英靈不滅,佑吾華夏!”
……
陵園內外,五萬將士振臂高呼著,在這呼聲中,天地為之色變。
“大將軍萬歲!”
“北疆軍萬歲!”
“萬歲!”
……
陵園外,幾十萬百姓高呼著。他們深知如今幸福的生活得之不易,而這一切,是尊敬的大將軍帶領北疆軍將士,用十幾年出生入死的戰鬥,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這一刻,他們又怎能不高呼?
在這呼聲中,祭奠在繼續。
血,是一種特殊的祭品。古人相信,血是有靈魂的,血能維持人或動物的生命,一旦失血,就意味著受傷甚至於死亡,好像血有一種神奇的力量。
作祭品的血有人血,也有牲血。
《周禮·大宗伯》曾有言:“以血祭祭社稷”。
血祭,蓋以滴血於地,滲透到地下,達之於神。這在後世從來不提倡的方式,在古代卻是一種無法替代的神聖方式。
“吼吼……”虎嘯聲中,一頭斑斕猛虎,在李存孝、高寵兩位武力值滿值的親衛大將的牽制下,強行被拖到了祭臺前。這位百獸之王,無助中撓著虎爪,在青石的地面留下一道道深深的印記。然而,它在英靈的祭壇前,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顱。
百官見之色變,他們只見過宰殺豬馬牛羊,何曾見到後用王虎之血的祭奠?!
而北疆軍將士的眼神閃爍著亢奮,唯有王虎的鮮血,才能配得上死去的英魂!
然而,李翊終止了王虎的血祭。
在眾人不解的眼神中,他大步上前,在祭壇上取下玉刀。在人們驚訝的眼神注視下,他伸出左臂,在左手的脈門出,重重割了下去。
在眾人震撼的注視下,鮮紅的熱血,湧了出來。
李翊割脈,他的眼神深邃而又豪邁,他任憑自己的鮮血灑在了祭臺上,高舉右拳,呼道:“昔日,聖賢用血祭祭社稷,今日本將以血祭,祭英烈!”
他目視遠處林中的陵墓,喝道:“本將雖然此時無法與汝等一起,但本將之熱血與汝等長存!”
司禮的陳群從來沒有想到過,主公會這般做。他此刻的眼中,透露出狂熱,他拿起散發著潤潔之氣的玉勺,跪在李翊面前,小心翼翼接住那不斷湧出的熱血。
當李翊的熱血注滿玉勺,當他的熱血灌注在祭壇中心“英魂之心”的時候,他的鮮血隨著這深邃的心眼滲透入地下,通達於黃泉。
從來沒有一位王者,用自己的血來祭奠。因為,他們認為他們是天子,是上天的兒子,而地上的一切都是他們的附屬品。
陵園內外,五萬將士,眼神中的震驚被狂熱取代,他們高舉起手中的利刃,振臂高呼:“以吾之名,為主公戰佑我華夏,萬世長存保吾社稷,死得其所!”
“戰——”